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逃荒路上,捡个流放糙汉种田吃肉 > 第372章 是个神医啊

第372章 是个神医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逃荒路上,捡个流放糙汉种田吃肉!

姜绾笑着抬起手,拍了拍身边已经高过自己许多了的弟弟的肩膀。

“我们谨言这般的优秀,怎么可能会有人不喜欢呢?”

“二姐……”

姜谨言脸有些红,很明显是害羞了。

姜绾被他逗笑。

“都二十岁了,换做村里其他人,这个年纪已经是当父亲的年纪了,你怎么还害羞呢?”

“这么害羞可不行。”

“这么害羞是追不到喜欢的姑娘的。”

“二姐……”

姜谨言的脸更红了。

“你别笑话我了。”

“我没有笑话你啊!我是在说事实。”

姜绾是真觉得,男孩子的脸皮一定要适当的厚一些的。

“若是你不知道脸皮厚是什么样的,你就跟谨承多学学。”姜绾给弟弟出主意。

姜谨言一听,也没忍住笑了出来。

“好。”

姜绾也呵呵笑了笑,与弟弟说了几句,让他不用担心沈玉芝的伤,有她在,不会有问题的。

“谢谢二姐。”

“辛苦你了二姐。”

“一家人说什么客气话?”

姜绾说完,看了一眼四周没有其他的人,她便压低嗓音揶揄,“我救未来的弟妹呢,一家人,不辛苦。”

“二姐……”

姜谨言又脸红了。

姜绾……

怎么就这么害羞呢?

想不明白。

不过话说回来,老姜家的四个孩子,好像就她跟小瑜脸皮稍厚?大姐跟谨言的性格更像,都是容易害羞,脾气温吞的。

他们两人更像林玉娘的性子。

认真说起来,十年前的姜绾的性格,也是很像林玉娘的。

后来她来了之后,性格才外向,才没有像林玉娘那样。

姐弟两人一边说,一边往前走,来给其他的人检查伤。

她先给一些受外伤的人看了一下,又走过去给坐在凳子上的沈夫子检查。

沈夫子身形瘦弱,身上穿着青色的长袍,衬得他的身体越发的单薄。

姜绾过来,他还想站起来对姜绾见礼。

姜绾连忙出声,“夫子您快坐下,您是谨言的夫子,就是我们的长辈,没有长辈给晚辈见礼的。”

姜绾可不敢承沈夫子的这礼。

姜谨言也连忙搀扶住沈夫子的胳膊,让他坐在凳子上。

“夫子,您别那么的客气,这是我二姐,我亲姐姐。”

沈夫子坐下之后,缓缓点了点头。

“以前谨言在书院求学的时候,我们所吃到的美食,就是家中二姐做的吧?”

“是的夫子。”

姜谨言提起二姐,也是有不少的要夸奖的话想说。

“我二姐她擅长厨艺,同时也擅长药理医术,夫子您放心,有我二姐在,不管是您还是玉芝,都不会有事的。”

“真是麻烦你们了。”

沈夫子还是很惭愧。

姜绾微微笑了笑,让沈夫子调整好呼吸,她先替他把脉。

“要不要用线?”

沈夫子有些迟疑的询问。

姜绾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不知道沈夫子话里是什么意思。

她看向姜谨言。

姜谨言解释,“夫子重礼。”

说完又向沈夫子解释,“夫子,我二姐所受的师父,秉承的是医者有救无类。”

“不管身份,不论贫穷富贵,在他们的眼里,都是一样的,是身患疾病的病患。”

简而言之,姜绾跟外边所有的大夫都不一样。

外边的男大夫,在给女病人看病的时候,会在女病人的手腕上系上一条线。

再通过这线来把脉,判断对方身体所患的疾病。

若是女大夫,那更是只给女患者看病,绝对不会接触男子的。

若是在七八年前,像姜绾这样的有救无类的说法,那沈夫子是不认可的。

但是经过了这些年的颠簸,沈夫子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

圣贤书上的教义是有理的,但是不是所有的都有道理。

男女授受不亲这一条,在医者跟患者之间,应该不要存在才是……

沈夫子想明白了,心中对姜绾心生佩服。

同时也觉得老姜家人真是不错,竟然会支持在外人看来十分的‘胆大妄为’的事。

让家中的女儿给男子看病!

“有劳了。”

“您客气了。”

姜绾说着,便轻轻的把手搭在了沈夫子的手腕上。

沈夫子有些旧毛病。

气虚不足,气血不通,忧心过度,心火旺盛。

姜绾看了一会儿,便有了决断。

“沈夫子,您的身体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太过奔波劳累了,我回头去抓几副药给您,让谨言煮给您早晚服用,一个月就能恢复了。”

她放下手,认真的跟沈夫子交代。

沈夫子点了点头。

“好。”

“有劳了。”

他说着去怀里摸了摸,摸出了一块小小的银角子,想要递给姜绾,作为医药费。

姜绾笑着摆手,“这些草药都是我闲时自己去挖的,不值钱,不需要钱。”

“自己挖的也是要出力气的,没有不收钱的道理。”

沈夫子坚持要给钱。

姜绾坚持不收。

“沈老,您是谨言的夫子。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算起来我们就是一家人,我那边几副草药,怎么好意思收您的钱?”

“您若是真觉得过意不去,那等玉芝妹子伤好了以后,让她去帮我晒两天草药就好了。”

说完,她又笑着道,“实不相瞒,我最近正烦恼家中的几个小孩,要跟谁学文识字,沈夫子您正好来了我们村,这就是老天爷安排的缘分。”

“就冲这缘分,我们也不能收钱。”

姜绾好说歹说,就是不收钱。

沈夫子也没办法,只能把银角子收了回去。

欠姜家的这份人情,只能以后慢慢的偿还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自己的命,女儿的命,都是谨言的姐夫从官兵的手里救下来的。

他们来到村里之后,又是谨言的姐姐给他们治伤,替他们调理身体。

他们欠老姜家的,已经多到没有办法还清了。

若是真如姜家二娘子说的这样,村里还需要夫子,他一定把自己毕生所学,都用来教授村里的孩子们……

沈夫子在内心做了决定,没有人知道。

姜绾又跟沈夫子说了几句,外边传来了林玉娘的声音。

“绾绾,谨言,你们在里边吗?”

“我跟你大姐煮了一些粥过来,让他们将就着吃一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