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好熟悉的感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那道心破碎的表情可真是让陈清茶差点没笑出声。
刚走出校园的学生确实很容易相信一些鸡汤。
尤其是房地产销售行业,作为毕业季的招收最多的毕业生的主力军之一,在洗脑鸡汤这是独一档的存在。
其他公司的销售顶多是洗脑然后玩游戏。
地产销售那可是一大早上都能在店门口军训跳舞,甚至招聘现场上组织人手跳舞。
用激情奋斗来给员工画饼。
在画饼上,陈清茶不得不承认,还是祖师爷强。
他画的饼起码员工是真吃到利益了,而房屋销售那可真是纯靠大量底薪人员维护市场了。
“啊?我说我怎么一直奋斗但是都没有用呢,谢谢大哥,让我做好决定了。”
“你做好什么决定了?”
男孩觉得陈清茶不是什么坏人,坏人会请自己喝咖啡吗?
于是开口道:“回家吧,现在女朋友也分手了,感觉回去也没有什么牵挂了。”
“你家在哪?”
“台州县。”
“这可是真巧啊。”
男孩有些兴奋:“大哥,你也是台州县人?”
“算半个老乡,我姥爷在台州县工作,我很小的时候放假就在台州县生活。
不再打拼打拼了?我能听出来你还是挺不甘心的。”
男孩挠挠头,他确实不甘心。
“可是不甘心也没用啊,我学历低,只是一个大专生,学的还是石油专业,一直都没有什么机会。
本来想试试销售,看看能不能赚到钱,结果是不能,因为赚不到钱,女友压力也很大,她家里一直催婚,可是我家就是普通工薪家庭,父母一辈子都在小县城,根本就满足不了在京州市买房子。
我的确心有不甘,但现在满足自己温饱都费劲,回家试试吧,起码不用掏房租钱。”
去往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总是会有带着遗憾回家乡的。
这是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的。
大城市通过经济、教育、文化等资源的集中形成‘磁极效应’,吸引年轻人涌入。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抓住机会留在当地。
岗位需求与人才供给失衡,导致人才过多,许多人陷入低薪、高压的‘无效奋斗’,而大城市的房价又高,自然很难长期留在大城市。
阶层固化严重,大城市发展早,缺乏背景的外地年轻人在大城市晋升通道狭窄,与本地资源(如人脉、政策)的差距被拉大。
可是想要回去,也要考虑人口流动的马太效应。
通俗的说就是大城市持续虹吸人才,导致小城市陷入空心化。
产业萎缩小城市因人才流失,产业升级困难,进一步降低返乡就业吸引力。
这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发展带来的必然。
幸运的是这个世界有汉大帮这样的企业,积极和政策走,将更多的工厂转移到地方,带去一些新鲜血液。
而且和其他互联网企业挣钱就拿走不同,汉大帮会把钱继续用在当地的投资上。
虽然依旧不能保证所有的县人口都能本地就业,但基本的地级市都有投资和带动的企业,尽量的减少附近城镇的人口流失。
“台州县和以前不一样了,企业入驻的也多了,虽然工资比不上京州,但是混吃等死也够了。”
说的很丧气,但是很现实。
“你这是遇人不淑,看破红尘了?”
“她是个好女孩,但我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她从大学一直跟着我吃苦,结果还是没有希望,我也不知道以后怎么办,难道一直吃苦吗?”
趁着有前辈的倾听,他一股脑的介绍了自己的感情。
两人是在大学时候认识的,学校不大总有见面的机会,但真等他们相识相爱的时候已经是大二了。
年轻的情侣在校园里畅想着未来的生活,无视了学历等现实客观条件。
只不过步入社会后,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本身起点就低,在社会的机会就会更少。
女孩学的是幼师,毕业后去了一家私立幼儿园。
而他毕业就干了房产销售,一干就是一年,期间也卖过四套房子,但和想象中的走向人生巅峰不同,也就是一套提成了四五千块钱。
依然不够两人有一个安身京州的收入。
所以女孩子在家里的要求下,今天和他坦白要到家乡去了,相亲后生孩子,为人父母慢慢过一辈子。
女孩子也不想回去,也想和男孩厮守一生,可是两人的工资并不足够维持两人的生计。
这故事怎么这样耳熟?
陈清茶不嘻嘻了,这不就是小一号的自己和茵茵吗?
只不过自己和茵茵的挣钱能力更高一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