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昭昭剑,映山河!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无敌太子我都能开挂了还隐忍个屁!
破晓时分,永昌城还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之中。
平日里这个时辰,街道上只有零星的打更人、早起的商贩,整座城池仿佛还在沉睡。
然而今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战马的嘶鸣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先是城西传来阵阵骚动,紧接着,由远及近的金属碰撞声、整齐划一的口号声越来越清晰。
睡梦中的百姓被惊醒,推开门一看,只见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军正沿着主街道缓缓前行。
黑色的甲胄在微弱的晨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长枪如林,旌旗蔽日,数十万大军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无声却又极具压迫感地在城中穿行。
“这是怎么回事?”
“大军这是要去哪儿?”
疑惑的声音此起彼伏。
百姓们纷纷打开自家的房门,揉着惺忪的睡眼,满脸茫然地走出来。
他们有的穿着睡衣,有的甚至还没来得及洗漱,就被外面的喧闹声吸引了出来。
一些抱着年幼孩子的父母,眼中充满了担忧,紧紧地将孩子护在怀中,生怕他们被人群挤到。
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则拄着拐杖,在人群中艰难地挪动着脚步,四处打听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涌上街头,原本宽敞的街道很快就被挤得水泄不通。
人们相互推搡着,踮起脚尖,想要看清楚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究竟要去往何方。
这支大军身着整齐的盔甲,步伐坚定地向东城门行进。
他们的队伍整齐划一,纪律严明,给人一种强大而威严的感觉。
百姓们的好奇心被彻底激发了起来,他们不由自主地跟随着大军,心中的好奇与不安交织在一起。
有些人低声议论着,猜测着这支大军的目的地和目的;还有些人则默默地跟在后面,期待着能看到一些不寻常的事情。
终于,当大军抵达东城门外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屏住了呼吸。
东城门外,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人们都聚集在这里,想要一睹皇帝的风采。
在人群的中央,矗立着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
这座高台虽然简单,但却显得庄重而威严。
高台上,百里中君身着一袭赤色龙袍,端然站立。
他的身姿挺拔如松,手中紧握着那柄威名赫赫的天子剑“昭昭”。
在晨光的映照下,龙袍上的金线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皇帝的尊贵与威严。
而那柄天子剑,更是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寒光,让人不禁对皇帝的权力心生敬畏。
高台之下,葛洪身着一袭玄色战甲,单膝跪地。
他的背后,一面绣着“镇国”二字的大旗迎风猎猎作响,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他的职责与使命。
葛洪的玄甲在朝阳的照耀下,泛着一层淡淡的幽光,冷峻而肃穆。
他的面容刚毅,眼神坚定,透露出一种久经沙场的沉稳与果敢。
“葛洪听旨!”
突然,百里中君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东城门上空回荡。
这声音浑厚而坚定,裹挟着晨雾,穿透了每一寸空气,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葛洪闻声,挺直脊背,神情庄重。
他仰头望去,只见皇帝身后云海翻涌,层层叠叠,仿佛是天地间的风云都在为这场出征而聚集。
而那柄天子剑“昭昭”,寒光闪烁,与天际偶尔划过的惊雷交相辉映,给人一种恍若天地都在为其屏息的震撼之感。
“此剑名曰‘昭昭’,乃太祖皇帝斩敌酋、定乾坤之兵。”
百里中君的声音带着历史的厚重感,缓缓响起,“剑锋饮过二十八位敌军首将之血,剑脊铭刻着我朝九代先帝的护国誓言。”
他一边说着,一边缓缓抽出半截剑身,刹那间,一道森然的寒芒迸发而出。
那寒芒所指之处,远处的山峦仿佛都被剑气劈开了云雾,露出巍峨的轮廓。
“今日朕将此剑授予你,便是将社稷安危、万里山河尽付卿手。”
一时间,东城门陷入了一片寂静,唯有旌旗撕裂晨风的锐响,在空气中回荡。
百里中君握住剑柄,大步走下高台,来到葛洪面前,将天子剑重重按在他的肩头,语气铿锵有力:
“剑在,军威在;剑亡,社稷亡!若雍军敢越查尔山脉半步,此剑可先斩违令者,再伐敌首;若遇临阵退缩之辈,卿持此剑无需请旨,可斩三品以下官员;若见百姓蒙难,卿可用此剑开仓放粮,先斩后奏!”
葛洪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天子剑,剑鞘上凸起的龙纹硌得他掌心生疼,但这疼痛却让他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他抬头,正对上皇帝眼中燃烧着的熊熊火焰,那是对胜利的渴望,是对家国的坚守。
“朕以江山为赌注,以百万黎民为筹码,赌你葛洪能带三十万将士踏碎雍军的狼子野心!”
百里中君的声音激昂,“若得胜归来,朕将亲迎于东城门外,以九酝春醪洗尘;若……”
他的声音陡然低沉,指尖轻轻抚过剑穗上先帝遗训,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若剑折人亡,朕便提此剑,率最后五万城防军,与卿共赴黄泉!”
这一番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数万将士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热血,齐声怒吼,声浪震天动地,震得城外尘土飞扬。
葛洪猛地起身,将天子剑高高举起,剑锋直指雍国方向,声嘶力竭地喊道:
“臣定以昭昭之剑,斩尽来犯之敌!若违此誓,甘受千刀万剐,魂飞魄散!”
此时,朝阳终于跃出云层,金色的光芒洒落在天子剑上,将其映得通体透亮,宛如一柄燃烧的火炬,照亮了整个战场,也照亮了每一位将士的脸庞。
百里中君站在原地,望着将士们远去的背影,看着那逐渐消失在地平线的黑色洪流。
直到尘埃落定,四周再次恢复寂静,他仍久久伫立在点将台上,手中还残留着剑柄的余温,眼神中满是忧虑,默默祈祷着这场战争的胜利 。
而一旁的百姓们,也都沉浸在刚才那震撼人心的场景中,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