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怀恩的功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走出没几步,李彻斜了一眼身侧的怀恩,轻声道:
“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别给自己憋出毛病来。”
“殿下英明。”怀恩连忙道,“奴婢心中却有疑惑。”
李彻浅笑一声:“可是想知道,本王为何要留下那句‘粗鄙之语”,还要让那婆婆挂出去,引得世人嘲笑?”
“不说留下个千古名句,也得留一两句风雅之言,也好传出一道施恩的美谈吧。”
怀恩低眉顺眼:“英明不过殿下,奴婢确是这么想的。”
“你呀......”李彻摇了摇头,“本王是写不出诗句吗?像是‘掩卷西厢叹风月,美食佳肴欲染红。’这等佳句不是张口就来?”
怀恩面露震惊之色。
虽然早就知道殿下有文采,曾有一首《沁园春·雪》惊艳四座,偶尔还有脍炙人口的佳句传出。
但亲眼看到殿下不假思索便能出口成章,如此直观的才华,更令他心生畏惧。
文人墨客穷极一生追求的诗词之道,殿下却是信手拈来,这天底下似乎就没有自家殿下不会做的事。
“说到底,诗词这种东西是给他们那些文化人听的......”李彻顿了顿,脸上带着笑意,“倒是忘了,你小子现在也是个文化人了。”
怀恩连忙低头,连道不敢。
李彻没在意,继续道:“可是,天底下有几个文化人,会在街边小摊喝一碗豆腐脑呢?”
“来此喝豆腐脑的不过是寻常百姓,他们如何看得懂诗词,再华丽的文字,也不如‘好吃’二字来得有用。”
怀恩不由得恭维道:“殿下仁慈,爱民如子。此事传扬出去,又有殿下亲笔在此,那位婆婆日后定是不缺客人,衣食无忧了。”
李彻摇了摇头,轻叹道:“世人本就该衣食无忧,又谈何仁慈呢?治下之民吃不饱饭,乃是君主的过错,我不过是在弥补错误而已。”
怀恩心头一震,一众亲卫听到此言,亦是心中动容。
人,生来便该衣食无忧吗?
怀恩虽从小就入了宫,没经历过缺衣少食的生活,但也知道百姓疾苦。
大庆刚刚建国,正是恢复民生的时候。可不说遇见天灾人祸,便是平安之年,绝大多数百姓仍吃不饱饭。
然而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君主会说,百姓不能衣食无忧,是自己的过错。
便是当今陛下......也没有这样的胸怀。
怀恩忍不住喃喃道:“这世间,真有人人都能衣食无忧的那一天吗?”
李彻微微一笑,没再回话。
有的,兄弟,有的......
自己的世界那个,虽然不能说全国人民皆是衣食无忧,但却是很久没出现过饿死人的情况了。
反倒是一些向往所谓‘自由生活’的类人生物,兴高采烈地换了国籍,跑到别人的国家。
结果发现那里根本没有网上说的那么自由美好,甚至连饭都吃不起,沦落到饿死在出租屋的境地。
还真是有点一报还一报的意思。
李彻有些感慨道:“快了,奉国很快就能做到。而且此事之关键,还要看你。”
“看我?”怀恩不可置信,“奴婢不过区区一个阉人,岂能做这么大的事?”
“有何不可?”李彻扬了扬眉毛。
“只要你能替本王将海外的几件‘宝物’拿回来,便可替百姓解了这饥饿之苦。即便不能使得天下黎民皆衣食无忧,也算造福苍生万民了。”
怀恩的呼吸已然变得急促起来。
“待到那时,你的功德对后世千秋万代来说,不见得比历代明君更小。便是百姓们为你塑像祭拜,也是该有的事情。”
怀恩怔在原地。
“奴婢......奴婢怎敢有此僭越之心?”
李彻只继续往前走去:“莫多想,该怎么做,但凭本心就是。”
他并不觉得所谓的明君、圣君,真的有那么大的功德。
皇帝的功绩太过复杂,任何一个千古一帝都是有功有过,既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也留下了不好的隐患。
至于德行更不必提,帝王的私德没眼看,便是汉文、宋仁这种被文臣捧上天的仁君,也都有不少道德瑕疵。
更别提‘杀兄娶嫂’的李世民,喜欢‘太监膝枕’的汉高祖了。
将红薯传入中国之人名为陈振龙,是一位福建商人。
这位陈公将红薯带回中国,靠红薯养活的百姓何止千万?他的功德,足以碾压百分之九十所谓的明君帝王!
怀恩被李彻一番话恍得不轻,错愕之间都到了医护营,这才回过神来。
医护营忙碌的不成样子,穿着白衣白袍的女兵满身血污跑来跑去,还有从城中调来帮忙的几十名医师。
即便如此,人手仍是不足,就连华长安都过来帮忙了。
见到李彻,门口的护卫连忙拱手行礼。
女兵和医师们也看到了李彻,但只是看了一眼,便各自去忙了。
若是在别的衙门,如此轻视殿下,起码是个大不敬之罪。
但在医护营这只是常态,别说李彻来了,就是天王老子下凡了,也得乖乖在一旁等他们忙完。
李彻不仅不在意,还会小心翼翼在路边走着,生怕挡了路。
没人在前面引路,李彻废了好大的功夫,这才找到了疲惫不堪的常凝雪。
常凝雪刚刚从一个营帐中走出,面上满是疲惫之色,见到李彻之后先是一怔,随即沙哑开口:“殿下有水吗?”
李彻无奈地从一旁亲卫手中接过水壶,亲自递了过去。
常凝雪拿下壶盖,咕咚咚喝了个痛快。
“喝慢点,别呛到。”李彻柔声道,“情况如何?”
常凝雪舔了舔嘴唇,喘了口气:“情况不好,半数以上都有感染,只能靠草药吊着口气,能不能挺过来全凭天意。”
李彻眉头紧蹙。
奉国的医疗资源已经很不错了,自己从帝都这一路来,‘请’了不少医师。
还有医护营的女兵,也都是掌握了基础急救常识,并懂一些浅显的医术。
即便如此,外伤在这个年代仍然难治,难如登天。
尤其是外伤感染,唯有外科手术和抗生素,才是真正有效的治疗手法。
华长安和诸多医师已经开始研究外科手术了,李彻之前给他找过好几个罪大恶极的犯人解刨,但收效甚微。
而对抗生素的研发进展同样缓慢。
现代医学毕竟是极其复杂的学科,李彻也就是知道些科学科普常识,连皮毛都算不上,一切都只能靠医师们自行探索。
“且尽力而为吧。”李彻叹了口气,“等下我让亲卫营和军中老兵过来帮忙,他们也懂些浅显的包扎之术,伤势不重的交给他们就好。”
常凝雪点了点头:“如此甚好。”
“对了。”李彻从怀中掏出一张信,“这是你父亲给你的信件。”
常凝雪疑惑接过,却听李彻轻声道:
“此事尚要看你的想法,你多考虑考虑,愿不愿意都和我说一声。”
“我先走了,不打扰你们工作。”
李彻说得常凝雪一头雾水,待到李彻走远后,她才撕开信封一目十行地看了下去。
“这......父亲竟是让我......”
一抹羞涩的红晕,轻轻染上女子的脸颊,如朝霞初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