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侘寂?幽玄?物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竹林,廊庭,小桥,流水,草地,假山,互相穿插。
空隙之处就铺设菖蒲与苔藓。
假山根处栽种梅花和芭蕉。
芭蕉也在廊庭角落,不过有些廊庭则没有顶棚,是露天的,只是左右栽种着粗大名贵的藤萝,形成了花廊。
车子从主路开进来后,可以绕着这块林地一圈开出去。
不过林地顶头不是停车的地方,那是一大块上坡的地方,是花岗岩铺设的酒店门口停车场,只不过这里只能轿车停。
如果是客车,得在坡下的柏油路上往前开。
不是转弯,转弯是开出去,往前开是真正停车场。
“有意思。”
车子停在了酒店外面,下车后许灼靠着步行从外往里走,顺着酒店动线。
这遇到的第一块林地,他就看了好久。
“你在看什么?”杨澄禄不解道,当然是用英语说的。
许灼从八一双肩包里拿出了手札和钢笔,指了指这片林地,一边记录一边说道:“这个小野明泽确实是有点本事的,对建筑的领悟很深,我跟你们说——”
首先,这块竹林为主的小公园,整体风格不是日式,是苏式园林。
苏式园林的特征是没有一条路是直的——这是表面的,其大气象,是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人在建筑中,建筑在自然里,也就是“天人合一”。
其次,这里内部用的风格看着中式,其实是日式的。
“日式有三大审美,物哀,幽玄,侘寂。”
这里肯定不是物哀。
而是界限模糊的幽玄与侘寂。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幽玄的特点是强烈的光影对比。
侘寂,则是一种宽敞,精致,安静。
现在是白天,光强烈的时候,影子应该也浓。
这片竹林光影稀疏,有对比,但并不明显。
“那么,这里应该是侘寂吧?”博登对许灼竖起大拇指:“你能说出这话我很惊讶,这些都是小野先生和我聊时说过的,他在向我解释这些建筑设计的逻辑,也为我介绍了这三种审美。不过,我问他时,他却没回答。”
“这么说,我也觉得是侘寂。”杨澄禄也对许灼竖起了大拇指。
这些事他一点都不清楚,可许灼一上来就点明了。
足以说明,他的确是行家。
两人看向许灼,仿佛想要得到认可,结果许灼也是抿嘴一笑。
这让博登和杨澄禄互视一眼,愈发不解。
相较于杨澄禄,博登则是更加迷惑。
因为许灼的笑容,和小野明泽当时是一模一样的。
“那是……幽玄?”杨澄禄再次试探性问道。
许灼继续抿嘴笑。
杨澄禄咂嘴道:“总不能是物哀吧?”
许灼直接对博登勾勾手,搓搓手指:“咱们来点有意思的,付费问答。这个答案其实并不怎么重要,如果你想知道,取决你想要的程度。”
博登看到这标准小费的搓手指,笑了。
他直接拿出钱包,想了想,数了三百五十叨乐递过来。
“上道。”许灼收起了钱,便直接公布了答案:“很简单,这里白天是侘寂,到了晚上就是幽玄。”
“可是晚上,这里一片黑,有月光也一样……”
许灼打断博登,走入竹林,指着粗硕竹子的根部道:“这就是小野明泽厉害的地方,他留白了。在这些竹林的根部,安装电线假设朝上的灯,还有这片地方的各种角落,走廊外拐角,小桥桥洞下,溪水拐弯处……然后你们就会发现,晚上过来,路面上因为散光照射比较明亮,头顶上则是一片光影斑驳,如此便形成了强烈的光影对比。再加上水是流动的,会让散光也流动,这就形成光暗动静对比。再养一些鱼,夏天这里有萤火虫什么的,不就更好了?”
那还真是……幽玄!
白天太阳这个光源太大,直接照射过来光线均匀,加上林子的稀疏而不密集,就容易形成安静,平和,宽敞的感觉。
白天是侘寂,晚上是幽玄。
但更妙的还是……许灼顺便给出了灯光方案。
“这里,只要安装这样的灯就行,大大小小的,要一百二十只左右。”
许灼直接在纸上画下来林中布局灯光的光源模样。
现在还没有LEd,他当然知道,如果有的话更方便。
“我现在开始有些担心打赌了。”
博登看完方案,给了这么一句话,很显然他已经认可了许灼。
杨澄禄心底松了口气,暗道把老许叫来真的叫对了。
其实这块地方根本就没灯光设计,不在博登酒店的规划之内。
可眼下许灼点出来了,这就有一个必要——给晚上道路两旁作路灯。
杨澄禄作为灯具供应商和设计方,却忽视了这地方,非常致命。
可这也足以看出,真正的斗争不是用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下三滥手段,而是用本身技术能力,去通过逼迫真正甲方来给你难堪。
你要没点真本事,直接甩膀子搞人,那人家甲方脸不要了?
回头人家说受伤了干不了,你也干不了,那甲方去找谁?
可见,这小野明泽段位还是挺高的。
这么一来,按照这种逻辑,停车场周围也有花坛草坪,其实都是这种设计,沿着路走一遭,方案也就直接能给出来了。
“这狗日的挺毒,给你做了陷阱啊,老杨。”
许灼也看出了问题,直接用土话小声说了一句。
杨澄禄脸上闪过一道阴翳,被人坑已经很不爽了。
还被这狗日的坑,他心里头已经记恨上了。
江南华岳大酒店,柱子都是红色的,屋顶是青黑色的歇山顶,柱础则是黑色的,当然柱子都是上了漆的钢筋混凝土,不是木柱。
正门大厅进去的左右,是两根很大很粗的立柱。
这两根立柱并非笔直,而是朝内倾斜,朝后靠一点,让中间空当呈现一个朝后靠的等腰梯形面。
由于柱子本就很粗,这让入口呈现出一种极为宏达的观感。
倒是不用担心会倒塌。
这种结构和上面的楼板结合,与周围柱子也形成立体照应关系,其实会更加稳固,这道理就像对倒塌的大树用一根木棍斜撑着,是一个道理。
“这种门面开脸的风格,是典型的唐朝建筑风。”
“在华夏很多唐朝寺庙里都能看到。”
“不过这种风格也被运用在小日子神社外的鸟居上。”
“这里入门的地方,也是个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