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怎么办,加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不当舔狗,校花全家急疯了!
“这次任务虽然艰巨,但是如果完成得好,对咱们公司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大家都是公司的元老,公司发展好了,大家也能跟着受益。”
李华听了陈东的话,心中的焦虑稍微减轻了一些,他说道:“好吧,老板,既然您都这么说了,我就再试试。”
“我这就去给三个编程组的人打电话,让他们回来加班。”
挂断电话后,陈东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他缓缓走出电话亭,看到楚梦冉正站在不远处,一脸关切地看着他。
楚梦冉走上前,轻轻拉住陈东的手,问道:“东子,怎么了?看你脸色不太好,公司出什么事儿了吗?”
陈东无奈地叹了口气,将公司面临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楚梦冉。
楚梦冉听完,眼珠子转了转,开玩笑地说道:“东子,你看这大哥大这么重,每次接电话都这么麻烦,不如找个生活秘书帮忙拿着呗。”
“正好于琴也是学习中文秘书系的,将来给你做秘书,多合适啊。”
陈东听到楚梦冉提到于琴,心中猛地一紧,冷汗瞬间冒了出来。
他以为楚梦冉知道了自己和于琴之间的事情,一时间紧张得不知道该如何回应,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然而,楚梦冉却像是没事儿人一样,笑嘻嘻地搂着陈东的胳膊,指着街边的一家店铺说道:“东子,你看那家店里的那个包包好好看啊,咱们去看看吧。”
“还有那边,有一家卖糖葫芦的,我想吃糖葫芦了。”
陈东看着楚梦冉天真无邪的笑容,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他故作镇定地说道:“好啊,咱们去看看。”
说着,便和楚梦冉一起朝着楚梦冉指的店铺走去。
另一边,李华挂断陈东的电话后,心情依旧十分沉重。
他坐在办公桌前,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挨个拨打三个编程组组长的电话。
第一个电话打给了王组长,电话接通后,李华说道:“王组长,我是李华啊。实在不好意思,要打扰你的假期了。”
“公司这边出了点紧急情况,世嘉那边要求咱们临时变更《战国风云》的游戏角色设定,老板让咱们加班把这事儿搞定。”
“你赶紧通知组里的人,明天一早回公司上班。”
王组长在电话那头一听,顿时有些不满地说道:“李科长,这都放假了,怎么突然又要加班啊?”
“而且这游戏都已经做完了,怎么还改啊?这不是折腾人嘛!”
李华无奈地解释道:“王组长,我也知道大家都放假了,突然叫大家回来加班,大家心里肯定不痛快。”
“但是这是老板的意思,而且世嘉是咱们的甲方,咱们和他们有合同在身,如果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做,公司可能会面临违约风险。”
“老板说了,等这次任务完成了,给大家多发一个月的奖金。”
“你就跟组里的人说说,大家都是公司的老人了,公司发展好了,大家也能跟着受益。”
王组长听了李华的话,犹豫了一下,说道:“好吧,李科长,既然是老板的意思,那我们就回来加班吧。”
“我这就通知组里的人。”
挂了王组长的电话,李华又拨通了张组长的电话。
同样的一番解释后,张组长虽然也有些不情愿,但最终还是答应了回来加班。
最后,李华拨通了刘组长的电话。
刘组长一听要加班,情绪顿时有些激动:“李科长,这都放假了,我都已经计划好和家人出去旅游了,怎么突然又要加班啊?”
“这游戏都做完了,还改什么啊?”
李华耐心地说道:“刘组长,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也不想打扰大家的假期。”
“但是这次情况特殊,世嘉那边的要求我们不能不满足。”
“老板也知道大家辛苦,所以承诺任务完成后给大家多发一个月的奖金。”
“你就看在公司的份上,回来帮个忙吧。”
刘组长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李科长,看在公司的份上,我就回来加班吧。”
“但是我希望以后这种事情能少一点,大家都需要休息啊。”
李华连忙说道:“刘组长,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这次过后,我一定跟老板建议,尽量合理安排工作,减少大家的加班时间。”
打完三个电话后,李华靠在椅子上,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会非常艰难,但是为了公司,他必须带领大家全力以赴。
第二天一大早,寒风凛冽,天空中飘着零星的雪花。
三个编程组的成员们陆续来到了公司。
他们一个个睡眼惺忪,脸上带着疲惫和不满的神情。
有的人裹着厚厚的棉衣,还不停地打着哆嗦;有的人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豆浆,试图借此驱散寒意。
公司的走廊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李华站在公司的会议室里,看着眼前的众人,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同事,非常感谢大家在假期里能回来加班。”
“这次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世嘉要求我们临时变更《战国风云》的游戏角色设定。”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没有退路,必须全力以赴完成这个任务。”
“老板说了,等这次任务完成后,给大家多发一个月的奖金。”
“而且这次任务如果完成得好,对咱们公司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大家都是公司的骨干,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
众人听了李华的话,虽然心中依旧有些不满,但是想到老板承诺的奖金以及公司的未来,还是纷纷点头表示有信心。
只是那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无奈。
接下来的日子里,三个编程组的成员们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一头扎进了紧张到近乎窒息的工作中。
十几台电脑紧密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