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1979,身边躺着女知青 > 第261章 前丈母娘做了松鼠鱼。

第261章 前丈母娘做了松鼠鱼。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1979,身边躺着女知青!

更让刘嘉感觉郁闷的是,张秀英把果盘放到桌子上以后也转身离开了。

这是什么情况?

刘嘉一时间有些蒙圈。

“你,身体好些了吧?”

为了缓解尴尬,刘嘉只好主动询问。

郭晓燕点点头,“已经好很多了,那天谢谢你。”

“不用,助人为乐嘛,谁都会做的。”

对于刘嘉一开始的询问,郭晓燕心中一阵感动,可后面一句话,又让郭晓燕心中郁闷不已。

他的意思是说。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不管是谁,他都会施以援手的,并非生病的对象是自己他才会那么做。

抬眼看了一下刘嘉,郭晓燕再一次感觉自己多想了。

好在这时郭致远来到沙发这边。

郭晓燕有些不自然地离开。

“刘嘉,你的父母身体怎么样?”

“谢谢郭叔叔的关心,他们都挺好的。”

面对郭致远的问话,刘嘉回答得不卑不亢。

郭致远也不由得对刘嘉多看了两眼。

年轻人能有刘嘉身上的这一份沉稳,实属难得。

其他人都在忙活,郭致远跟刘嘉讨论的话题又深入了一些。

“去上大学的前期准备都差不多了吧,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如果有你尽管开口。”

“不用了,郭叔叔,一切都挺顺利,现在就等着开学了。”

得知刘嘉并没有什么需要帮助,郭致远的心里居然升起一些失落。

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郭致远有些愧疚地开口。

“刘嘉,当时晓燕离开,建军做那么大些事情,你不会介意吧?”

“事后我也觉得有些不妥,虽然之前我们商量过,觉得留下一些钱,是对你们最直接的帮助,可终究还是忽略了你的感受。”

“你们对郭家有恩,这份情景我们始终记得。”

所以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只要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尽管开口。”

“你跟燕儿以后会怎么样,毕竟是你们两个人感情的事,我们不好安排,但在此之前,我们不要断了联系。”

郭致远一口气说了一大堆,并且说话的声音不缓,不急。

刘嘉能够听得出来,这番话显然是提前都想好的。

当初,得知郭建军留下了一千块钱以后,刘嘉心中并非十分恼火,而是有些平静。

毕竟那些事情都看开了,以后所做的决定也不会带有多少的情绪。

所以即便现在听到郭致远说的这些,刘嘉还是之前的那种答复。

“郭叔叔,我给晓燕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也都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

“当初娶郭晓燕,我们并非是因为她的家世,之后得顺利离婚,也不是想得到郭家的帮助。”

“现在,我跟军哥也经常接触,您放心,我们不会断了联系的。”

刘嘉的话说的,让人挑不出毛病。

虽然话语当中提到了郭晓燕,但是不难听出来,他现在跟郭建军走得更近一些。

郭致远听完以后,悠悠地点了点头。

不远处,郭晓燕投来埋怨的目光。

父亲跟刘嘉说话的声音并不大,可若是仔细听,还是能够听得清清楚楚的。

什么是最好的选择?

还不会断了联系?

说白了,只有第一句话是正确的。

自己跟他之间已经成了过去。

其他的,都是敷衍!

不知不觉间,郭晓燕的嘴又鼓了起来。

意识到不对劲,郭晓兰急忙小声地提醒了一句。

“燕儿,今天刘嘉是客人,你可别说什么不好听的话,免得惹爸爸生气。”

平常的时候,郭致远很少坐下来跟三个孩子一块谈心。

但是,对于他们身上所发生的事情,郭致远却了解得非常清楚。

郭致远不仅知道刘嘉对郭晓燕的帮助,也明白,刘嘉对自己大女儿郭晓兰做的那些事情。

当初如果没有刘嘉,郭晓兰就完了!

所以刘嘉不光是郭晓燕的恩人,还是郭晓兰的恩人。

光凭着这两点,郭家就没有人敢对刘嘉要脸色。

在郭致远打量刘嘉的同时,刘嘉也在心里琢磨。

不得不承认,因为之前自己的决定,现在已经影响了所有事态的发展。

上一辈子,自己死皮赖脸地跟着郭晓燕回来,为郭家人做牛做马,还心甘情愿。

小心翼翼地讨好着家里的每一个人,却得不到他们正眼相看。

到最后,还被轰了出去。

郭致**常的时候都是在书房,自己跟他接触的时间少,对自己可以用客气来形容。

郭晓兰每天去上班,下班以后也会回她的房间,两个人也没有什么交集。

郭建军倒是对自己不错,只是他有工作,十天里头有,八天不回家。

至于张秀英,虽然上一些年纪,但因为之前生活环境的影响,张秀英没有自己的圈子。

所以。

在整个郭家,刘嘉就是一个闲人,一个忙得手脚不挨地的闲人。

保姆做的那些事情他全都做,保姆不做的事情,他也揽在身上。

可即便这样,也没有挽回郭晓燕的心。

想想上一辈子,刘嘉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而今天,自己面对的是截然不同的情形。

郭致远坐在自己的对面,热心的跟自己聊聊家常,并且,还解释了当初,郭建军为什么会给家里钱的原因。

郭建军对自己更是热情,生怕自己尴尬,前前后后都在为自己打圆场。

郭晓兰看自己的眼神也充满善意。

张秀英更是说,亲自去厨房做了松鼠鱼。

这可是一道硬菜,刘嘉记得清清楚楚,如果家里不是来尊贵的客人,张秀英是不会亲自下厨的。

这道松鼠鱼,哪怕是三个孩子央求,也要看张秀英的心情,才能吃地上。

唯一一个对自己阴晴不定的,就是郭晓燕了。

不过,刘嘉并不太在意。

离婚以后的这段时间里,刘嘉也跟郭晓燕接触过。

对于郭晓燕冷一阵热一阵的性子,刘嘉也早就不放在心上了。

将周围的人都看了一圈,最后,刘嘉的目光停在郭晓燕的身上。

今天的郭晓燕穿的很特别。

平常在外面见她的时候,穿的都是连衣裙,但今天,郭晓燕穿了长裤。

背景长裤配上小皮鞋,上身是木耳边的白衬衣。

这一套打扮让刘嘉感觉有些意外。

说实话,刘嘉还真是头一次看到郭晓燕这么穿。

木耳边的小衬衣将郭晓燕衬托得清丽脱俗,就像山谷里悠悠开放的兰花。

从认识郭晓燕到现在,她给人的感觉都是这样,气质优雅,恬逸安静。

当初,刘嘉也是让她身上的独有的气质迷得魂儿都丢了。

恰好这时郭晓燕端过来了瓜子,看到刘嘉在朝自己这边看,便问了一句。

“对了,娘的衣服做上了吗?”

直到现在,郭晓燕还惦记着给张桂兰裁衣服的事情。

衣服已经裁好了,也给了刘嘉了。

只可惜自己不会针线活,不然,肯定会把衣服做成成品再送回去。

话问出来,郭晓燕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当初嫁给刘嘉,很多人起哄着让自己给婆婆做一件衣服。

但,张桂兰却拒绝了。

村子里有习俗。

刚嫁进门的新媳妇,要向家里人展现一下自己的本事。

说得直白一些,就是让人家看看手工活。

如果哪家媳妇的衣服做得整齐,针脚均匀,人们就会夸他们家娶了一个好媳妇。

相反。

娶进来的媳妇如果不会针线活,是会被人笑话的。

通常情况下。

新媳妇要给小姑子做衣服,如果没有小姑子的话,就给婆婆做。

一开始的时候,郭晓燕也没有听说过这个习俗。

直到嫁给刘嘉,有人说起这件事情来,郭晓燕才措手不及。

而张桂兰则是说,自己是城里来的女孩子,不会干针线活,所以就不要让大家为难自己了。

听张桂兰找了这个借口,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一脸失落。

而郭晓燕也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好在自己聪明,试了几次以后学会了裁衣服,一些眼红自己的人,这才不笑话自己了。

郭晓燕正在愣神,刘嘉的声音突然传了过来。

“做好了,挺合身的,嫂子做的。”

“那,你后来买的那些布料……也都做成衣服了吗?”

提到在建设供销社里发生的事情,郭晓燕脸上也有一些不自然。

刘嘉尴尬地咳嗽一声。

当时。

如果没有郭晓燕解围,估计自己跟李振和就要被抓进去了。

现在想想。

虽然跟郭晓燕离婚了,但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交集仿佛还在。

刘嘉点点头,“我把布料给了嫂子了,让她看着办吧,有没有做成衣服我也不清楚。”

郭晓燕不再说话。

郭建军再次来到沙发旁边,笑眯眯地望着郭晓燕跟刘嘉,目光当中满是看热闹的意思。

当着郭致远的面郭晓燕不好,给郭建军甩白眼,却有意无意的咳嗽了两声,就像刘嘉刚才那样。

虽然咳嗽的声音不大,但谁都能够听得出来,这是刻意咳嗽出来的。

“燕儿,你也不用看我不顺眼了,菜都摆到桌子上了,妈叫我过来叫你们吃饭。”

郭建军拿出张秀英的话做挡箭牌。

本想侧着耳朵在这里听出什么来,没想到屁股坐到沙发上,还没有热乎,这个妹妹就已经表现出不满来了。

刘嘉抿嘴笑了笑,嘴角微微扬起。

没有想到,郭建军还挺八卦的。

郭晓燕本来想着,先跟刘嘉说一下自己知道的那些事,没想到,郭建军过来搅局。

于是,第一个站起身来离开。

“走吧,洗手吃饭,让你尝尝我妈的拿手好菜,松鼠鱼!”

“我跟你讲,虽然平日里我妈不下厨,但是,我妈做的松鼠鱼做的可好吃了,保准你吃一次就忘不掉。”

“今天也就是你来,我们才有了特殊待遇,不然要吃这鱼,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猴年马月。”

郭建军带着刘嘉去洗手,一边走一边絮叨。

刘嘉静静的听着。

其实。

上一辈子,在这里生活了好长时间,自己又怎么会不熟悉?

刘嘉甚至清楚。

在厨房第二排最右边的那个柜子里,还放着张秀英最喜欢吃的桃子干。

这个。

恐怕郭家的三个子女都不见得会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