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还请皇兄放过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暮春的雨丝斜斜掠过太极殿的飞檐,如泣如诉的雨幕中,檐角铜铃在风中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李承乾半倚在太师椅上上,玄色龙袍上的金线蟠龙在烛火下明明灭灭,随着他每一次呼吸,冕旒垂落的玉珠轻轻晃动,叮当作响。
可这华丽的服饰,却掩不住他眼底的疲惫与不甘,那目光仿佛穿透了大殿,望向无尽的远方。
黄门侍郎展开素绢的动作微微颤抖,他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紧张,宣读道:"支持按祖制立嗣者,三百一十三人!"
这声音在空旷宏大的大殿中回荡,惊起梁间白鸽扑棱棱乱飞,羽翼划破了殿内凝滞的空气。
李承乾的指尖深深掐进鎏金螭纹扶手,冰凉的触感蔓延,尖锐的棱角硌得掌心生疼,却比不上心中的绝望。
他早有预料的结果,此刻却依旧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丹墀下群臣如林,一件件官袍上的猛兽在阴影里若隐若现,无声的守护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祖训。
就像是在告诉他任何违背祖制的企图都将被碾碎。
他望向殿外灰蒙蒙的天空,雨幕将群臣的身影浇得模糊不清。
这天下,终究不是他一人能改变的。
他怀揣着革新的念头,有着打破陈规,开创盛世的雄心壮志,在心中描绘着宏伟的蓝图。
可现实却如同一堵坚不可摧的高墙,将他的梦想撞得粉碎。
没有支持者,即便贵为皇帝,也不过是孤家寡人,在权力的漩涡中孤立无援。
陛下无嗣,朝中大臣们自然将目光投向李泰和李治——他们流淌着太宗正统的血脉,在大臣们心中,是皇位的继承人。
至于李恪,即便才华横溢,即便李世民曾赞他"英果类我",可那尴尬的出身,就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注定让他与皇位无缘,只能在权力的边缘徘徊。
两仪殿内,烛火在穿堂风中摇曳不定,他独自坐在案前,手中反复摩挲着那一张张写满票数的纸张,仿佛想从上面找到一丝转机,可纸张上的字迹早如同他渺茫的希望。
现实残酷的告诉他,即便身为皇帝,坐拥天下,也无法随心所欲地决定江山的归属。
想要逆天下大势而行,难如登天。
"王灿,去,把李泰、李恪、李治都给朕召到两仪殿来。"
李承乾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疲惫。
"是,陛下!"王灿恭敬的拱了拱手,转身快步离去,脚步声在寂静的廊道中渐渐消失,只留下空荡荡的回音。
李承乾想要起身活动一下僵硬的身体,一旁的胡不归见状,急忙上前搀扶。
他摆了摆手,摇了摇头:"不归啊,不用老是扶着朕,朕也不能一直靠你扶着啊。”
“去,帮朕把那根拐杖拿过来。"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倔强,可苍白的脸色与颤抖的身体却难掩虚弱。
胡不归看着李承乾,眼中满是担忧与心疼:"陛下……"
李承乾勉强笑了笑,那笑容比哭还难看:"去吧,给朕拿来吧。"
当李泰、李恪、李治三人匆匆赶来时,映入眼帘的是李承乾拄着拐杖,站在案前,神情落寞地看着桌上的奏折。
李恪心中一紧,快步上前,关切的问道:"皇兄,怎么用起拐杖了?"
看下这根拐杖,立刻皱起了眉头。
“皇兄,你怎么用这一根当拐杖啊?”
乌木拐杖上九道螭龙纹,每道凸起都硌得掌心生疼。
这东西原本并不是拐杖,而是李世民征战时随用的指挥棒。
因为有些扎手,所以后来李世民也不用了,此刻却成了支撑李承乾残破身躯的唯一倚靠。
李承乾摇了摇头,语气平静的说道:"无事,来,都坐吧。"
随后,他转头对王灿和胡不归说道:"王灿,不归,都退下吧,外面守好门,别让人进来。"
"是,陛下!"
王灿和胡不归应了一声,退出门外,将殿门重重关上,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殿外的雨声愈发密集,却无法掩盖殿内沉重的气氛。
殿内,只剩下他们四兄弟。李承乾指了指一旁的柜子,对李治说道:"稚奴,去,泡茶,茶叶在柜子里。"
"是,皇兄。"
李治恭敬的应了一声,便去准备茶水。
瓷壶与茶盏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却无法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不一会儿,几杯热气腾腾的茶摆在了桌上,茶香袅袅升起。
看着李治往茶盏注水的动作,忽然想起这孩子幼时总爱将花瓣撒进茶汤。
他轻抚杯壁缠枝莲纹,突然笑道:"记得贞观十三年上元夜吗?”
“你们在东宫放孔明灯,稚奴的灯笼卡在槐树上,还是恪弟爬上去取的。"
听到李承乾的话,他的几个弟弟一下子就想到了以前的那些事,气氛一下子松了不少。
李承乾缓缓地坐回太师椅上,伸出手,轻轻地碰了碰茶杯,感受着茶杯传来的温热,试图驱散掌心的冰冷,也想借此驱散心中的寒意。
"开春了啊,你们冷不冷?"
他打破了沉默,语气看似随意。
三人对视了一眼,纷纷摇头。
"不冷就好啊,"
李承乾轻轻叹了口气,目光在三人脸上一一扫过。
"大家都是亲兄弟,不用那么拘束,现在的情况你们也都看到了,朕绝嗣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仪儿又是个女孩,朕也不能将她扶上皇位,所以,这皇位,能坐的,就只有你们三个了。"
其实,三人在来的路上,就已经猜到了李承乾的意图。
但当他如此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时,三人的心中还是忍不住一阵慌乱。
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压抑起来。
李恪率先开口,语气坚定,却难掩话语中的无奈:"皇兄,我就不用了,你知道的,我的身份做不上那个位置,还是让青雀和稚奴来吧。"
李承乾看着李恪。
"你知道的,当年父皇在世时,也曾经想要把太子之位传给你,父皇说过,你最像他了,可惜,百官反对。"
他顿了顿,目光依次扫过李泰、李治和李恪。
"今天,朕既然叫你们来了,是要和你们交心,不论出身,既然来到这里,那朕只问你们一句话,皇兄下面那个椅子,你们谁想坐?"
三人闻言,皆是一愣,随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们望着李承乾,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殿内一片寂静,只能听到彼此沉重的呼吸声。
李泰苦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脸,打破了僵局:"皇兄,我不行的,你知道的。”
“光是东京那些事,我都搞得头疼欲裂,你真让臣弟坐上这个位置,怕是臣弟要早死哦。我这好不容易才瘦下来的,还请皇兄放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