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眼神探系列作品 > 第三章纪实小说

第三章纪实小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眼神探系列作品!

下午三点过后,黄确和古一明开车来到位于百林广场旁的一条小街,走进了一家咖啡店里。沿玻璃落地窗边有一排小方桌,每桌可以坐三个人,可以透过窗看到店外的车辆和行人。

在到这里之前的车上,黄确就给崔晓颖打过电话,约她出来谈谈案件的情况。进入店里时,没有看到她的身影,两人坐定后,点了三杯美式咖啡。

也就三分钟左右,一个身穿驼绒上衣、栗色长裤、棕黑高跟长靴,约二十五岁的高个子女孩走进店里。她在门口扫视一周,看到坐在窗旁的黑衣男子站起来,大步走到他面前。

“请问,你们就是约我谈话的刑警吧?″

“是的。我叫黄确,是刑侦支队的副支队长。这是我的证件。″说完,从衣袋里掏出警察证,让他看了一下。

看到女孩看向古一明,黄确介绍道:“这是我的同事古一明,由他担仼今天询问内容的笔录。″古一明也依办案程序出示了证件。

“我是那个你们约我谈话的崔晓颖,刚才出门前,因为公司的事耽搁了一下,让两位久等了,真的对不起了。″崔晓颖落落大方地说道。

“没有久等,我们也是刚到。″古一明走过去,把椅子拉了出来,“请坐吧。″

“谢谢。″崔晓颖点了点头,在椅子上坐下后,眼睛却不由自主地打量起比她身高十几公分的黄确来。

接到黄确打来的电话后,崔晓颖似对黄确这个名字略有所闻,在网上查询一下,才知道原来一年多前震惊富林市的那件碎尸案,就是由他负责侦破的。怪不得进来时看见他,有点眼熟。

从外表上看,黄确约比自己大十岁左右,那张轮廓分明的长脸上是一双內收的眼窝,眼晴中透着一股鹰隼样锐利的目光,给她一种不威自严的异样感觉。

在三人寒喧了几句后,黄确开门见山地进入了询问的主题。“新闻你看了吧,昨晚九点左右,叶小秋和凌岩在她的家里,发现杜昂被人杀害了。″

“新闻我看了,″崔晓颖的表情似乎没有表现出黄确想象的那么惊讶,她平静地说道,“他是被钝器击中头部,然后死亡的,对吧?″

“对。可我看你好像对杜昂死亡这件事反应有点平淡,这是为什么?″

“也没有为什么,我这几天公司的事挺忙的,只是简单看了看新闻。就算知道杜昂死了,也只是觉得有点遗憾,根本不会去想更多的。反正破案有你们刑事警察,我何必操心这种事。″

“那好。你昨天下午四点左右曾经到过杜昂家里,是因为什么事去找他呢?″

黄确虽说对崔晓颕表现出对杜昂死亡一事有点冷漠感到意外,想到她背后肯定会有着什么理由,此刻也不便去深究,只是按他设定的方案一步步探寻下去。

“是这样的。杜昂写了一本《火之墙》的长篇悬疑小说,虽然书中的人物用的都是别名,杜昂也强调故事是虚构的。但内容让熟悉我们家情况的人一看,自然会将这小说与我父亲当年在富豪大酒店被杀的案件联系起来。

我在听到别人说起这本小说后,就去书店买了一本。依我看来,《火之墙》虚构的成分很少,可以说就是一本纪实小说,无处不是在影射诋毁我父亲,也给父亲的名誉,家族利益带来了严重损害。

我曾经去找过杜昂,要求他把小说从书店下架或者重新改写,并在媒体上公开道歉,却一直得不到他明确答复。我气愤不过,昨天下午四点左右,再去找杜昂,质问他为什么拖延下架这件事。″

“那你到了杜昂家,看到什么人在他那里?″

“除了杜昂的妻子叶小秋,还有以前也是我父亲同学的凌岩老师。当时他就在工作室里和杜昂聊天。″

“凌岩在你到后,他就回去了?″

“大概是吧,我不确定。我从那里出来时,凌老师已经不在那里了。″

“这样,能不能把你和杜昂谈话的内容,详细地给我说说?″

“当我再次说出自己的主张后,杜昂向我解释,小说确实有一部分素材是以我父亲为原型写作的。因为五年前发生在富豪大酒店我父亲被人杀害的那件案子,警方至今未破,终究是个悬案。

他将这件案子从作家的视野和角度,经分析推理后,采用虚构的手法写成了这本《火之墙》,目的是想引起读者注意,从中靠卖书可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但我对杜昂为了追求个人名誉和利益的作为很是反感,也对他在书中将我父亲的形象描绘得那么下流不堪非常气愤。才不得不再次找到他,既然不能改写,要求他把书下架,并在媒体公开道歉。″

“哦?″黄确将目光转向古一明,“你知道崔健被杀这件案子吗?″

“我刚分配到刑侦支队时,是在档案室当资料管理员。那时确实听同事说起过这件案子,后来我还查看过档案,死者崔健被认定是在富豪大酒店被一女子用钝器所杀,案发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用的线索,一直无法破案,就搁置起来了。″

黄确皱起眉头,有点懵然地问道:“档案里没有说是什么钝器吗?″

“案发现场什么脚印和凶器都没留下,从头上打击的伤口判断,凶器明显是铁锤。凶手杀了崔健后,应该是把它带走了。″古一明坦率地说道。“我也只是听她现在提到这件案子,才想起了这件悬而未决的凶杀案。″

“好,这件事先放一放。″黄确又看向崔晓颖,微笑着问道,“你有没有问过杜昂,这件案子的过程他怎么会那么清楚呢?“

“我是问过,他只说和我父亲中学时代就是同学,对他的底细比较清楚。当我进一步追问父亲被杀的细节来源时,他强调这些都是推理,问得多了,他就缄口不语,或吱唔蒙混过去。″

崔晓颖见黄确捏着下巴,似在想着什么,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黄队,你没有看过杜昂写的《火之墙》这本小说吧?“

“没有。案件刚发生,我还没有时间找到这本小说,昨晚凌岩把其中的故事情节大概说了一下,他也建议我读读这本书。″

崔晓颖听黄确这样说,从随身带着的爱马仕包里取出一本书,把它放在两人面前,“巧了,昨天我去找杜昂时,特意带了一本。只是书中的有些地方被我用红笔划了出来,这是为了和他谈话时,有理由提出我的质疑。″

黄确把书拿起来,随意翻看了一下,发现许多地方都划了红线,并打上了问号。故事是从案件的主角,某个知名的企业家,被人发现在富豪大酒店遭未知女子杀害开始,以倒叙手法写作的。

主要故事结构围绕着某学校初高中时期,校园的霸凌事件,延伸到了一起无法分辨的疑似强暴案子而展开的。情景细节描写很真实细腻,给人一种似是作者曾身临其境的感觉。

“你怎么会觉得书里描写的人,就是你父亲崔健呢?″

“这可不是我自己才会有这种感觉,而是看过这本书,又熟悉我父亲中学时代的人都有这样的看法。″

“哦?怎么说?″

“这本小说出版后,我根本不知道。也就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有同学说起杜昂出了一本新书这件事。这个同学的父亲看过这本书后,就怀疑杜昂在书里写的那个主角,就是我父亲。″

“那个同学的父亲是和你爸是同一届的?″

“巧的是,他和我爸在初高中时,不但是同一届,还是同班,而且以前还在我的公司工作到最近才退休。他向我坦承了一切,我才知道引以为傲的父亲,在年轻时,曾经作出过如此幼稚和荒唐的事情。″

“这本书我也没看过,你可以讲得清楚点吗?″古一明轻轻敲着笔录本,笑着问崔晓颖。

“如果你们看了这本书,就会知道了,里面的很大部分内容都是以回忆的形式写成的。连我同学的父亲都看得出来,里面的校园霸凌和某个女同学乱搞,受到学校警告的人,就只有是我爸。″

“这么说的话,有可能杜昂和凌岩还有你父亲,都是当年一个班的同学。这本书的作者杜昂,就是受过崔健霸凌的其中一个,或者是亲眼看见崔健和那个女学生在一起的知情人?″

“我只能是这样认为,换成是别人,没有亲眼看见过,应该不能把细节描写得那么清楚。″

崔晓颖心里仍窝着火,忿忿不平地说道。“可就算我父亲在年轻时有过劣迹,事情终究过去了几十年,杜昂为什么还要借他被杀一事,诋毁他的声誉,给他的人生抹黑?

我能想到的是,如果我父亲确是在中学时代对杜昂曾经有过霸凌行为,杜昂就算非常憎恨他,他也去世了。人死为大, 他也不应该再追究。可没有半点同情,还透出一种幸灾杀祸的感觉。″

“也就是说,杜昂这样做,是有什么目的的?″

“没错。如果光就这本小说的人物原型来说,他为什么就是在酒店那件案子发生的五年后,才以我父亲与他书中的人物重叠在一起?并借《火之墙》这本书,达到向我家族泄恨,甚至复仇的目的。″

黄确陷入了深深思索之中,为了泄恨而写小说报复,这似乎是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也有点匪夷所思。那杜昂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可从一个刑警的角度来看,如果正像崔晓颖所说,事情都过去几年了,杜昂写出这本类似纪实小说,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是不是他早就已经知道了,五年前杀害崔健的凶手是谁,故意将这件案子的真相通过小说的形式暴露出来,而招致了他在昨天晚上的被杀,他们之间究竟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书里还写了什么对你父亲构成诋毁的地方?″

崔晓颖听到黄确这样问,一时也愣住了。她的脸颊瞬秒变得绯红,低头小声说道:“我实在说不出口。要不,你看了我在书中特别标注的一大段,就会知道了。″

既然崔晓颖这样说,黄确只好把书翻到她说的页码。内容揭露了主角在出租屋里强暴了一个低年级的女生,被人向校方匿名举报。

后来双方家长在校长面前作了解释,说是主角和女孩之间属于互有爱慕,早熟的心理才造成了这件事发生,男方家长也给女孩做了补偿,女生也调到另外学校去了,事件才没有闹大。

黄确把书放下,眼睛看向崔晓颖,“如果这里描写的情况是真实的,你认为是谁会把这件事泄露出来呢?″

“我也觉得怪怪的,就算是有这件事发生,也是很私密的。杜昂为什么对当时的细节那么清楚,就像是他在现场所见一样?″

“你的意思是说,杜昂有可能目睹了这件事,他才会描写得出来其中的某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对。我只能这样认为,光凭传言,应该是写不出这么纪实性的情节和场景的。″崔晓颖仍低着头,嗫嚅着回答。

“杜昂昨天和你谈话时,你有没有问过他,这件事的真伪呢?″

“问了。我曾经以为杜昂是为了报复,把一件与父亲无关的事,附会在他身上的,也是他为了小说迎合一些低俗读者而添油加醋的写作手法。″

“那杜昂是怎么回答的?″

“他没有正面回答,只说这本小说的情节就是虚构出来的。若像我一样,根据小说就要在现实中找到真正的人,未免太过滑稽。

虽然他无意中借用了我父亲被杀这故事的躯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不得不在一些必要的地方,添加一些虚构的场景和情节,并劝我不要想得太多。″

“那么,从你的主观感受回答我,你认为这本《火之墙》小说里的主角,在形象、气质、行为上和你印象中的父亲,有什么不一样吗?″

“说真的,就我对父亲的感受可说是完全不符合。杜昂在这本书中确实很难看到多少善意。从头到尾,刻意描述了主角在校园霸道和进入社会后经商的丑陋。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绝不会是这样一个人。″

黄确一时哑口无言,他知道自己提出了一个欠考虑的问题。就算是崔健在人生中做过什么错事,可在崔晓颕的心目中,父亲仍然是她最值得可亲可敬的人。

“问题是,在你印象中那么完美的父亲,却被一个女人给杀害,你是不是知道点什么?″

“我也想不明白。我父亲是个企业家,经常出席许多商业活动,有时喝醉了酒,就会住在酒店里,被女人盯上他的钱应该也很正常。

据我所知,不管他在外面怎么样,回到家里,仍是我妈眼中的好丈夫。我爸也从来没有因为这些事提出过和我妈离婚的要求。″

“那就表明,杜昂在这本小说里披露的内容,是有一定根据的了?″黄确似乎被崔晓颖对父亲的大度和包容有点惊讶。

“可以这么说吧,我也不避讳。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她皱了皱眉头,说道,“可惜的是,你们警方查了五年,怎么也找不到凶手,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一家的最大遗憾。″

黄确心里咯噔了一下,感觉像被針刺到心里一样隐隐作痛。但他对从省城调回富林前就发生的这件案子却一点不清楚。听到她这样说,一时沉默着不知说什么为好。

古一明见黄确不再问话,从旁插话道:“这就是你昨天和杜昂谈话的内容?″

“是的。他说要把小说从各地书店下架,并不是由他说了算的,我们就是在这问题上卡住了,甚至还吵了起来。″

“在这期间,你是不是很恼火,恨不得把他杀了?″

“崔晓颖看了看古一明,沉着地说道:“那倒不至于。不过我当时心情却是非常不爽,他写什么不好,偏偏在我父亲死了五年后,又把这事翻了出来,这人真的是不可理喻。″

黄确从崔晓颖的话中,可以感觉到她说的话应该是真心的,一时冲动也是当时的正常反应。从中也可以看出,杜昂的死亡和她谈话后离开的时间对不上,难道她真的与此案无关?

在古一明把笔录给她看过并签字后,三人相继向停在店旁的车走去。在崔晓颖跨进驾驶室前,黄确返过头来。

“我想再问一下,你四点五十离开时,叶小秋是在卫生间里,对吗?″

“对。我当时还和她隔着门,说过我回去了。又怎么了?″

“没事,我只是想确认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