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锦绣坊叙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女弃妇要和离,将军后悔了!
徐哲远从小凄苦,沈兰心的细心照料是他这辈子难得的温馨时刻。
他趴在卧榻上,静静的看着沈兰心那可爱的模样,心中满是感动。
大清早,给徐哲远熬好汤药,又喂他吃完饭。
接着替他换好的药,沈兰心打算去大风酒楼转一转。
已经好多天没去酒楼了,全靠刘宇一个人经管。
沈兰心现在还真的有些惦记。
虽然自己酒店的流程已经相当的科学,但是毕竟刘宇他们和自己不是一个时代。
自己的经营理念他们能不能接受,能不能运用的好?
而且最近天气越来越凉了,按照正常情况,天气凉了,烧烤的生意应该就不会那么好了。
做着自己的宝,十杰马车开到酒楼,眼前的一幕让她有些惊讶。
“啥情况呀?都这个季节了,烧烤店还这么火吗?”
她走进店里,每一个将军府的工作人员都忙得面红耳赤。
由于在柜台里低着头算着账,根本没空搭理其他的人和事。
“我这泼天的富贵呀,真没想到我在酒楼这么赚钱。”
按这种发展趋势,用不了多久,自己就应该够吃够喝,可以离开将军府了。
店里很忙,但是每个人都各司其职。
门外一个瘦瘦的女子,身着一身夜行衣,拉着一辆板车行驶过来。
沈兰心吓了一跳,这啥情况?穿成这个样子就出门?
再仔细一看,原来是春香,只见她把板车停在店门口。
然后从板车上开始往店里搬酒坛子。
刚进门还大喊了一声:“果酒到了,过来卸车。”
她一声喊,压根就没人搭理她。
但是春香自己好像并没什么所谓,只是机械式地喊了一声。
没人回答她,她似乎也没有指望别人。
而是接着一坛又一坛的果酒往店里搬。
沈兰心连忙跑了过去:“我来!”
纯香吃惊的看着沈兰心:“哎呀,夫人,是你啊,你回来了?”
沈兰心点了点头:“回来了,昨天回来的,不过还要先把将军安顿好,所以今天才来。”
“将军的伤势怎么样了?我听他们说将军伤的很重。”
“确实挺重的,不过现在好多了,所以我才从军营把他带回来。”
“确实还要休养很长一段时间。”
沈兰心和春香一边说,但却丝毫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
两个瘦瘦的女人,没一会儿的功夫,就把十几坛果酒全都搬进了店里。
累得满脸通红,沈兰心擦了擦额角上的汗珠。
“幸亏有你们,我不在的这些天,你们把店里打理的这么好。”
春香微微一笑:“夫人,那是因为你的生意底子好,所以我们才能够把店面经营的特别的好。”
“说到底夫人还是你的功劳最大。”
沈兰心知道自己将军府的这些人,不管什么时候夸他们,他们都会很谦虚。
不过不要紧,这些人的付出,她绝对是看在眼里的。
将军府的这些下,人们对他而言都是最好的朋友,甚至时间久了,更像亲人一般。
在店里忙了整整一天,沈兰心心里一直惦记着一件事儿。
自从知道有锦绣坊之后,结识了余锦绣,沈兰心现在急切的需要,让她帮自己一个忙。
之前她也自己尝试过,可是别的东西都好说,哪怕是给丫蛋做一件衣服做条裙子,这些她都能够做到。
可唯独有一样东西,她真的是做不了。
总感觉做完了穿在身上也不舒服。
现在有了余锦绣这个专业的裁缝,沈兰心相信她一定能帮自己解决问题。
从酒楼忙完,想着锦绣坊应该也打烊了。
而且这个时间点就算是店铺没有打烊,应该也没什么人了。
赶着自己的宝,十,杰马车,沈兰心来到了锦绣坊。
果然不出所料,锦绣坊虽然没有打烊,但明显店内已经没有了顾客。
余锦绣正坐在店里,在绣架上绣着什么。
“锦绣姐,你忙着呢。”
沈兰心笑盈盈的走了进去,余锦秀抬起头,看到她十分的高兴。
“哎哟,兰心,你还真守信用。”
“我还在想呢,如果你今天不来找我,明日我打了烊以后就去将军府找你。”
“锦绣姐找我有事儿吗?”
“就是想陪你聊聊天,那天你来我店里,有你相公在,我们聊天也不方便。”
“快来坐着,我给你泡茶喝,我这有上好的龙井茶。”
说完余锦绣便走到一旁,在炉子上打起水壶,给沈兰心泡了一壶茶。
环顾四周,店里好像又上了几款新的成衣。
“锦绣姐该说不说,你这手艺是真好,你做的这些衣服做工太精细了,你在2024是做什么工作的呀?”
余锦绣摆了摆手中的针:“你应该看得出啊。”“我不知道你去没去过a城刘府井街上最大的那一家品味私人定制。”
“那店铺就是我开的,是我们家的祖业,我外婆传给了我妈妈,我妈妈就传给了我。”
怪不得手艺能够这么好,沈兰心打心眼儿里佩服。
于锦绣口中品味私人定制,沈兰心是知道的。
那是a城最大的一家私人定制馆,而且那里边所售卖的衣服都相当的贵。
前世沈兰心去过几次,但她实在是觉得那些衣服太过于昂贵,她不是买不起是舍不得。
真没想到穿越到这个时空,居然能碰到品位私人定制的女老板。
“兰心,那你是做什么的呀?”
“我在a城第一医院专家会诊中心做首席医生。”
余锦绣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你,你是沈院长?”
沈兰心一惊:“怎么你认识我?”
余锦绣一拍大腿连忙起身,握着沈兰心的双手,红了眼眶。
“认识当然认识了,你可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
“你还记得余素娥吗?她是我妈妈,5年前,他头上突然长了一个脓包。”
“脓包越长越大,去过好多医院都查不出到底是什么原因。”
“第二医院说要手术,但是那脓包连着脑神经做手术的风险极大。”
“后来我们听人介绍,知道第一医院有一个国医圣手,不开刀不手术,一支银针能治百病。”
“所以我就带着我妈妈排了好久你的号,最后才找到你。”
“可没想到你真是针到病除,没用手术,我妈妈就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