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二百八十一章 远超汉唐

第二百八十一章 远超汉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二年。

国家的一切都只在稳步地推进着。

铁路,除了邢州、磁州,今年又增加了怀州、孟州。

所谓的怀州、孟州,其实就是后世的焦作一带。

且怀州这边石子很多,几乎可以说是取之不尽,正好拿来铺路。

对少数民族的治理。

这一年,原来的辽国跟西夏的百姓,也逐步地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个别的百姓,不远万里,到宋朝内部打工的现象。

农业方面。

河西走廊,以及东京辽阳府原本相对城池比较远的,不便于百姓开荒种地的地方。

如今,也被赵昕给大大地扩大了开垦的面积,以及建立起了粮仓。

随着这些年,一边开垦,一边养地。

这一年,这些地方也是纷纷迎来了丰收。

而且……

这些地方已经基本实现了半机械化。

此时京师的粮食,通过合理的调配,也不再那么紧张了。

同时……

铁路虽说还没有完全建好。

但此时也已经可以使用。

这大大地提升了物流的速度。

至于说纸钞。

也于这一年,开始正式发行。

京师,还有整个河北地区先行。

其他的地方,也陆续被影响。

虽说不少人还是对这轻飘飘的一张纸,不是很信任。

感觉像是官家想怎么印,就怎么印,太不靠谱了。

但是……

连那些大商人都认这个,愿意把他们的货出售给你们,那又有什么好再顾虑的呢。

至少……

这短时间,一两年之内,这钱还是应该保值的吧。

当然!

还是有一些人,更愿意用铜钱。

这习惯,只能是慢慢地一点点转变了。

化工行业。

玻璃窗在这一年,也很受追捧。

但凡是有点闲钱的,都愿意给自己来一套。

另外……

像是肥皂,也有被赵昕让自己岳父给少量地出售。

其实大宋百姓日常,倒是不太需要肥皂。

而且大宋百姓都有自己的土方法。

这些土方法材料什么的,都垂手可得,又何须再白白地花冤枉钱去买呢。

所以……

这少量出售的肥皂,也就是为了方便一些懒人吧。

至于说贵族,其实人家的肥皂更加地讲究,放入的香料,那都不便宜,更加没必要去买你的化工肥皂。

不过如果是一个要远行的人,如果能带上这样一块肥皂,那其实还是不错的。

毕竟……

在野外的话,一些材料你也不太好去获得,但是,如果你能带上一小块的肥皂在路上,那你就随时都可以找一条小溪洗澡,而且还能洗得十分地清爽干净。

这苏辙听说了这东西后,立马便给自己兄长买了一块给寄去。

兄长到底是怎么得罪的官家。

难道是兄长他名声太盛,被官家听说了,于是不喜,这才把兄长给发配到那么远的地方?

最近他兄长写信回来说,说自己都快成苏武了。

赵昕今年初,也让苏轼,如果可以的话,可以直接挑选一些草原上的普通牧民。

让他们充当监察御史,分散到各部去,去时刻反馈牧民生活的各种情况。

另外……

赵昕觉得,不读书还是不行。

所以……

听闻了程颢、程颐俩哥们后,赵昕觉得,让考科举没考上的程颐,到草原上去陪苏轼。

程颐主要是负责教育方面的工作。

比如说识字。

不过也不是说谁都教。

而是挑选一些军中的士兵,教他们文字,扫盲,别到时候……赵昕要是发布了什么诏令,草原上都没人能够看得懂。

以后……

可以在草原上树立一些牌子,上面直接贴上朝廷的诏令,或者是其他的信息。

一旦把地方给固定了下来,以后,就不需要苏轼跟着那些游牧的牧民到处走了。

程颐当然不太愿意去。

毕竟大草原,哪有待在家里,在花园里,跟别人讲课教书舒服。

赵昕也是道:“孔子都说了,有教无类,你是嫌草原上不好,不愿意吃苦?”

程颐不敢回答。

赵昕也是道:“那你传教的事业,看来也目的不单纯,大概只是想要别人尊敬你,捧着伱而已,而完完全全只是想要教育世人。罢了!若是不愿意,那就算了吧。”

程颐这才不得不同意。

因为如果他不同意,那以后他也别想当官了。

甚至……

今日他跟官家的对话要是被传了出去,他的名声都要变臭。

程颐:“草民愿往。”

赵昕便道:“那你先去找苏轼,苏轼他在草原上的生活经验丰富。然后再去种谊,让种谊给你挑选一些人,你去教。主要能识字就好,至于说大道理什么的,你能教就教。别人不愿意听,你也不要强迫人家。你若能教会他们读书写字,就已经算是大功。”

回去后……

程颐便把此事,告知了他的兄长,还有亲朋戚友。

好家伙!

一大伙人便都议论了起来。

官家这对那些蛮夷也太好了。

而且……

据说……

官家要跟辽国国主,准确地说,是曾经的辽国国主结亲。

然后……

过了几天。

像是司马光等人便给赵昕上疏,不能对这些蛮夷太好。

不过确实!

今年,这婚事也该差不多定下来了。

就用他的太子,去娶耶律洪基的长女吧。

主要是……

耶律洪基的儿子,耶律浚,似乎对自家女儿不是很感兴趣。

另外……

或许是受耶律洪基的影响,耶律浚现在,也开始沉迷佛教。

主要是佛教有来生,这一生,耶律浚基本上是完蛋了。

因此,也只能是希望自己的来生能够好一点。

将来……

耶律浚说不定会出家。

这一点,赵昕从自己女儿的口中,已经稍稍得知。

现在的情况是,耶律洪基、耶律浚,都信佛。

萧观音虽说不怎么信佛,但是,你看她名字,那肯定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其实……

看到自己丈夫,还有儿子变成这样,她还是有些心痛的。

然而……

时局已经如此,你再挣扎,又能有什么用?

而四川这边……

李谅祚则是更加地干脆,到了四川,因病而死。

赵昕怀疑,是下面有人觉得侍候着对方麻烦,所以直接给对方弄死。

这样他们就不用在对方的身上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了。

赵昕收到这样的奏报。

只能说……

也没什么好说的。

反正……

就那样吧!

这一年……

赵昕自己也琢磨着学画画。

都知道中国的古画,大多只重神,而不重形。

赵昕觉得,他说不定能稍稍地改变一下。

然后……

赵昕自己接下来,也是利用透镜,还有暗箱,给一個宫女画了一张画。

说实话!

这画画出来,其实没什么用。

当然!

如果其他人能够掌握这一门手艺,估计要是去给人专门画画的话,应该能赚到一点钱。

也算是开启了一个新的行业吧。

给科学院的人看,科学院的人都不敢相信,赵昕竟然能够画得这么好。

然而……

他们又怎么可能知道,自己使用了作弊的手段。

现如今的科学院,也是十分注重各种画图。

像是什么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还有工程图纸,赵昕都给他们定下了规矩。

尺寸长度怎么标注,都有对应的东西。

甚至……

你还得按比例画在图纸上。

这也是大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让后面进来的一些工二代,也能立马就能上手那些曾经父辈做过的事。

从上一年开始……

赵昕便让人研究蒸汽明轮船。

当然!

赵昕也给他们科普了。

如果能直接做出螺旋桨,那更好。

不过螺旋桨需要很高级的密封技术。

除非……

你在船上加装一个抽水的装置,一边进水,一边抽水。

不过海水毕竟也有一定的腐蚀性,即便是如此,这到时候做出来耐用不耐用,还得两说。

赵昕记得,好像有一种螺旋桨,可以单独安装在外面,然后通过齿轮什么的,去驱动。

不过结构他已经记不清了。

这种单独弄出来,不会进水的螺旋桨,其实也可以吧。

但就是对能量的利用效率这一块,肯定不如后世的。

反正……

先研究吧!

如果不能研究出蒸汽船,那什么海上扩张,海上殖民,都很难办得好。

想当初,美国那什么号,就是靠明轮船,横渡太平洋。

当然!

赵昕也不清楚那张图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总感觉……

靠明轮船来横渡太平洋,不管怎么看,都有点不太靠谱。

尤其是遇到了大风大浪,这明轮就这样放在外面,真的能撑得住?

也不排除那张图,是后世的一些人瞎编的,篡改过的。

今年初,这小型的,长仅仅只有一丈半的,加装了一台微型蒸汽机的蒸汽船已经做了出来。

如果是在平静的湖面上去进行使用,倒是问题不大。

而且看着跑得还挺快。

可赵昕需要他们去研究的,不说深入海洋内部吧,起码,也最好是能在海岸边不远处可以航行的。

只能说工匠对于研究新发明的积极性都很高,甚至,可能有的都快要入魔。

除了有绢帛等物资上的奖励,甚至是封官。赵昕以为,更重要的,其实是这探寻未知,实在是不少男人的兴趣加爱好。

不过要想打造大船,就得使用到更大的蒸汽机,还有蒸汽锻锤,液压机等。

估计……

要想真的造成一艘足以拿来航行在大海上的蒸汽船,怕是至少还需五年以上才行。

同时……

也有人去研究飞机的。

赵昕只能是让他们先缓缓,不过可以尝试去研究一下柴油机。

只不过柴油机的一些零部件什么的,可能需要的加工精度,也就更高了吧。

当然!

这么多年了,大宋的加工技术,其实一直都有在提升。

现在……

蒸汽机跑个十公里每小时,可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

大宋的科学技术,每年都在不断地提升。

反倒是在文治,以及提拔行政人才这一块……

赵昕可能做得比较差。

不过……

也不是说赵昕一点努力都没有做过吧。

像是欧阳修、富弼、文彦博这些人,终有一天将老去。

赵昕其实也十分关注,继他们之后,是否还能有后继之人。

只是有一说一!

虽说听说了不少的名字,但很多名字,都感觉不是很熟。

倒是有一个叫做黄庭坚的,总感觉这名字在那里听说过。

感觉……

是个很有名的人。

在对文官的考核上,还真不好去判断谁高谁下。

毕竟……

有时候,一些人的名声,说不定是炒出来的。

当然!

最关键的是……

赵昕感觉目前还没有一个文官,说实话,能够理解自己。

即便是像欧阳修,他都不一定知道自己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可自己的政治主张是可以说出来的吗?

只要去这么一想想,赵昕也就释然了。

赵昕觉得,像黄庭坚这样的人,还算是个能做事的。

接下来……

也是让他们从打击贪官污吏,整顿官场开始做起吧。

做的好的话,那就留下,继续重用。

做的不好,那就送回到地方去。

今后……

宰执必起于州县。

虽说这是一件说起来似乎很简单的事,然而,好像自古以来,都很少有君王能够做到。

不过想想也对!

从州县上来的人,不一定跟你亲近,朝堂上说不定还会反对你,但是你提拔一个原本就跟你亲近的人,那朝堂上肯定什么都听你的。

身为君王,有时候,也是需要有一些亲信在朝堂上替自己说话的。

但现在赵昕已经有自己的亲信了,那自然也就可以随随便便就做到了。

这年春。

赵珣上奏疏,说西夏基本稳定,秋天应该就能攻打阻卜部。

赵昕也在考虑,要不要去打。

如果全都打完了,那朝堂上就没有压力,就不利于群臣保持警惕。

而且……

阻卜部在赵昕看来,真的谈不上有多少的油水。

这感觉打了,也大概率是吃亏的。

当然!

就这么放着任其发展,也不是个事,因此……最后想了想,还是趁着现在的士兵还有战斗力,把阻卜部给打了吧。

这年秋……

赵昕便让种谊带着训练好的契丹士兵,还有乌古部、敌烈部,一起去试试水。

看看战斗力是否可行。

同时,也磨合一下关系。

赵珣则是带着黎元军,从南到北,分两路进行夹击。

自然!

宋军一路势如破竹。

多次击破阻卜部的部队。

撑了也就不到一个月。

阻卜部除了反叛的酋首塔里干等人,其余大小酋首一看不对路,根本打不过,也是纷纷放下兵器投降。

自此,草原尘清。

欧阳修也是说,开太平之世,拓疆土之广,民得其所,乐业安居,文风鼎盛。其英名伟绩,远超汉唐。

赵昕则是觉得,这吹得太过了!

自己又怎么能跟汉唐比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