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1982从香江开始 > 第217章 这回紧张吗

第217章 这回紧张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1982从香江开始!

央台的晚会有条不紊推进着。

南方地区与香江的电视台合作较早,早些年就能收看无线和亚视的新春佳节节目。

北方相对保守,直至去年央台才面向全国观众,推出了首档春晚直播。

其后各地方台纷纷跟进,开创家乡的节目频道,尤其当内地有了自己的电视机品牌,电视机在大城市里从奢侈品变为耐用品以后,普及率大大提升,电视节目开始百花齐放。

国庆35周年晚会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演播厅地点定在人民大礼堂,随着王酩老师作曲的抒情诗管弦乐响起,社会各界的有力人士次序进场。

翟远跟着夏梦为首的文联骨干进入礼堂,身后还带着一群七八岁的孩童,穿着光鲜童趣。

“咱们这些小朋友要表演什么节目?”

翟远想到夏濛说自己给了她这个儿童节目的灵感,好奇问了一句。

夏濛踩着礼堂阶梯,笑着冲镜头招手,嘴里说道:“等他们上场你就知道。”

成,这时候还卖关子。

翟远笑笑,随行走进礼堂落座。

节目正式开始,摄影师将镜头对准台上的两位主持人。

赵中祥和李绢老师这对‘金童玉女’站在一副旭日东升的国画前,声音醇厚的报幕。

“亲爱的朋友们节日好,央台全体同志向你们致意节日的问候……”

第一个节目是总政歌舞团程志演唱的一首《迎宾曲》,台下百十张圆桌坐满中外来宾,镜头扫过,宾客们脸上皆洋溢着笑容。

翟远这一桌摆在中排靠后的位置,他毫无风度靠在椅子上,抓起桌上的瓜子磕了两把。

目光四处打量,桌位越靠后越是小角色,真正的大佬们都坐在前排。

“希望明年能再把桌子往前挪挪。”

台上的美声唱腔演奏到一半,夏濛从座位上起身。

她对翟远说:“文联的节目排在第二位,我现在要去后台准备下,你要跟我一起吗?”

翟远说:“不急,我先看完您准备的节目。”

他的《东方之珠》排的很靠后,估摸着得一个小时以后。

夏濛点头离开,等开场的《迎宾曲》演唱结束,文联的第二个节目正式开场。

两位女同志推着一个一人多高的巨型蛋糕出现在舞台。

三十五个小朋友举着色彩缤纷的气球,欢呼着涌入镜头。

叶雨卿坐在翟远身边,看着台上的小朋友们,笑弯了眼:“好可爱~”

她虽然没有晚会邀请函,不过翟远、夏濛都能凭函带人进场观礼,多带个人无非是多添把椅子的事。

今晚叶雨卿的打扮正经了许多,这种重要场合再穿黑丝短裙太不合适,翟远在宾馆时亲手帮她脱掉丝袜,换了身学生制服。

衣服是挺正经,可奈何叶雨卿天赋异禀,前凸后翘的身材搭配清纯着装,反而更让人想入非非。

翟远笑道:“濛姐说这个节目是照住我创作的。”

叶雨卿眼眸亮起:“是咩?”

舞台上,小朋友们高举气球站在两边,一个穿着白裙的小姑娘居中面对话筒,声音稚嫩清脆。

“我们三十五个少年儿童,是三十五棵幼小的树苗,小树苗生长在大森林的怀抱里,我们生长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

“……亲爱的祖国母亲,今天我们献给您一个生日蛋糕,等到我们三十五岁时,我们将献给您一个现代化的新天地。”

小朋友的诗朗诵,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观众席里欢呼喝彩声阵阵。

叶雨卿面色不解的蹙起眉头:“偶像,好像没提你的名字。”

翟远面露微笑,轻轻鼓掌:“有的,不单止提到我一个。”

摄像机扫过舞台前摆放的一尊尊奖杯。

晚会现场插入了一段洛山矶奥运会选手们,奋勇拼搏的电视画面。

赵中祥和李绢二度登台:“在奥运会上,海峡两边的中国运动健儿同场比赛、同台领奖,请欣赏黄浦歌舞团朱逢搏演唱的《我们在异国相会》。”

翟远觉得还挺感慨。

如今的晚会虽然场地简陋,但每一个节目都安排巧妙,台下的观众们边吃边聊,真情实感的欣赏舞台,气氛祥和温煦。

哪儿像后来台下刻意安排的那群‘领掌类动物’。

三十四岁的朱明英一袭粉色纱裙,演唱了一首《彩云追月》。

翘首遥望,情思绵绵,何日你才能回还?

翟远听罢感觉这首歌的意境不比《东方之珠》差,只是传唱度似乎不高。

接下来舞台上又相继表演了几个节目。

叶雨卿对一个杂技舞蹈很感兴趣,看到女演员用手、脚、嘴和头顶顶着酒杯,激动佩服的站起身鼓掌。

翟远印象比较深的则是在舞台上首次亮相的一位香江同胞。

《大侠霍元甲》里陈真的师父独臂老人,《木棉袈裟》的导演徐晓明,他在舞台上献唱了一首电影的同名曲。

“忘了把梁晓龙带过来。”

翟远看到徐晓明,才想起陈真现在还在自己公司。

四小龙这个称呼打出来,虽然一开始都在蹭李小龙的名气,但现在却只有陈仕龙一个人蹚出条自己的路,梁晓龙和狄泷要不是参演了九一的《英雄本色》,现在估计已经是半退圈状态。

“等李联杰回香江,可以让他跟梁晓龙搭台唱一出戏。”

翟远略微规划了下梁晓龙的道路,又陪叶雨卿看完一个魔术演出,起身舒展个懒腰。

他对叶雨卿嘱咐一句:“阿卿,我去后台候场,你坐在此地不要走动。”

叶雨卿笑眯眯乖巧点头,剥个橘子塞了一瓣在他嘴里:“偶像加油!”

后台。

夏濛正在和几位演员沟通,看到翟远走进来,冲他点点头。

“紧张吗?”

“还行吧,我脸皮厚。”

“说的也是。”

除了登过台的小朋友们,后台其他的演员们年纪都在三十岁左右,突然多出来翟远这个小年轻,还是引来不少人好奇的注视。

翟远跟大家打声招呼,笑着说:“我是香江来的演员翟远。”

徐晓明和几个港台艺人从他进门就觉得面熟,现在听他自我介绍,皆露出惊讶表情。

翟远这个名字在内地不显,在香江娱乐圈可谓如雷贯耳。

“翟老板你好。”

“你好。”

“翟先生你好。”

“你好。”

“翟总你好。”

“嗯?别骂街。”

几个港台艺人纷纷凑过来拜码头,表情热切恭维。

能来内地演出的艺人大多放弃掉宝岛市场,事业受损,还是希望能跟翟远攀上点关系。

1024现在在香江,比双南院线的牌面还大。

翟远一下子成为后台的焦点。

内地艺人有点看不懂了,刚才还对他们高冷疏远的港台同胞,怎么突然上赶着去巴结一个看起来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这批港台艺人里,除了张明敏这种去年春晚一首《我的中国心》成名的大腕儿,其他人大多没什么曝光量,翟远几乎都不认识,相互寒暄也称不上热情。

直到华星唱片的陈美玲站在他面前,浅笑着叫了声‘翟先生’,翟远脸上笑容才多了几分。

这位靓女目前还算是华星唱片的大家姐,稳压梅燕芳这个新人一头,跟张国容和陈淑芳关系不错,早前也见过翟远几次。

翟远问:“美玲姐也来参加这次晚会?几时到的内地?”

“我昨晚刚刚落地,你那首《东方之珠》沾叔他们还拿给我听过。”

她笑了下,又说:“阿梅知道你要在内地登台,特意让我对你讲一声多谢,等回香江她再请你食饭。”

“梅燕芳?”翟远皱了下眉,旋即反应过来:“想起来了,《似水流年》是吧?小事情,那首歌本来就很适合她。”

陈美玲笑容无奈道:“只有你觉得是小事情,做歌手的有你一半创作天赋,大奖肯定拿到手软。”

两人聊了没几句,节目组的王导演朝陈美玲走过来。

跟翟远点头打声招呼,王导演对陈美玲说:“陈小姐,下一个节目就轮到您登台表演。”

陈美玲今晚穿了件白色礼服,头戴发卡,打扮的甜美动人。

她二十岁之前就已经是香江、东洋、星马泰等地区的当红偶像,事业巅峰期与邓莉君、山口百惠齐名,甚至犹有过之,后来退圈几年去海外读书留学,人气有所下滑。

翟远走到侧幕条边,看陈美玲走上舞台。

“各位观粽您好,这是我第一次在粽央电视台和你们见面,我觉得肥肠高星……”

翟远摇摇头:“普通话还是得练。”

陈美玲在台上连唱三首歌曲,两首中文版的《假如》和《原野牧歌》,一首日文版的《虞美人之花》。

歌声和她的长相一般甜美,后台的艺人,尤其是男艺人们,眼睛都看直了。

等陈美玲返回后台,再次和翟远交谈时,翟远感觉后背嗖嗖嗖多出几道敌视的目光。

又是两支歌舞结束。

终于轮到翟远登台。

主持人赵中祥的声音响起:“为了广大的电视观众,我们的晚会这次特意邀请到香江著名歌星翟远先生,他专程从香江赶到燕京,在富丽豪华的大礼堂为大家演出……”

翟远跟后台众人微笑致意,心说好嘛,我成著名歌星了。

不过自己现在的身份也属实不适合介绍。

院线老板?戏院老板?跟晚会的风格不太搭。

赌船老板?妈的封杀!

“下回让他们报民营企业家!”

翟远心里琢磨着,从后台往前台走。

经过侧幕条的时候,他与下台的主持人赵中祥擦肩而过。

赵中祥面带微笑叫了声‘翟先生’。

翟远点头向他打个招呼:“紧ye……耶~赵老师你好!”

赵中祥连忙哎哎两声说您老师,心想咋还有这么热情的香江同胞呢?

…………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电视机前的各位观众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

舞台上,翟远穿着正装,手握话筒,笑容自若。

刚才坐在观众席后排,看不到前面的情况,此时站在台上将一切尽收眼底。

第一二排的座位上,大佬如云,其中不乏有穿着绿军衣的高人。

李老板、雷老板、招老板这些名流大亨也全部到场,在几位有力人士作陪下,正谈笑风生。

马交的何博士与澳娱的另一位大股东雷震东同坐一桌。

隔壁两桌则是以李超人为首的地产大亨。

翟远粗粗扫了一眼,香江十大地产商这次一共到场六位。

相较之下,招六叔虽然是影坛霸主,却只在第二排最边缘处捞了个位置,身边还坐着六婶房怡华。

招六叔与翟远有四间龙头戏院的交情,此时突然看到他出现在舞台,清癯削瘦的面容上闪过一丝惊诧,旋即迅速恢复如初,冲翟远微笑点点头。

翟远笑容如常,举着话筒说:“上个月26号,我们祖国与英方草签了联合声明,身为一个香江人在得知这个消息时,我深受感动,热泪盈眶……”

台下的观众哗哗鼓掌。

心里却疑惑:诶?报幕时不是说这是个歌曲节目吗?怎么变成演讲了?

后台节目组的工作人员见翟远站在台上,刚开口就嘚吧嘚了将近一分钟时间,一个两个急的脸都绿了。

“怎么还不开唱?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

“导儿,那咱们伴奏还放吗?”

“放个der!”

王冼萍一个女导演忍不住爆粗口,翟远在台上的演讲慷慨激昂,台下的领导们看表情还挺满意,这时候毫无征兆打断他的话头,那才叫演出事故。

她快步走到夏濛面前,焦急询问:“濛姐,这究竟怎么回事儿?”

“我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但请你放心,翟远肯定不会在镜头前说违反规定的言论。”

夏濛同样哭笑不得,知道翟远脸皮厚,没想到能厚到这种程度。

他真是一点也不紧张啊!

不过有一说一,这小子口才还真挺好。

舞台上的翟远陈词了足有两分钟,站在香江同胞的身份上,表达对回归的期盼。

没办法与坐在前排的有力人士们搭上线,他只能用这种不要脸的方式怒刷存在感,如果能引起大佬们的关注,进科学院挖墙角的事便大有希望。

最后他终于收尾:“……我相信香江很快将会从一个新起点扬帆起航,为此我特意创作出一首《东方之珠》抒发情感,愿祖国的这颗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后台的工作人员手忙脚乱:“快快快!放伴奏!”

悠扬的前奏响起,翟远开始了自己的演唱。

“小河弯弯向南流,留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

后台不乏声乐界的专业人士,更有国家队成员,听翟远唱了个开头有人就轻轻皱起眉。

什么呀!这不是毫无技巧,全是感情的大白嗓嘛。

陈美玲见状撇撇嘴,心想:你们懂什么?翟先生是创作型选手!

艺人相贱、文人相轻。

奈何后台艺人虽然从专业性上轻视翟远,但台下观众们却听着有滋有味。

翟远刚才那两分半的演讲,已经将气氛烘托的很足,又有黄、顾两人创作的伴奏旋律,以及这首歌本身十足的含金量,只要他没有破音跑调,怎么唱也不会难听。

满场皆静。

观众们咀嚼着歌词中的含义,不少人脸上露出动容之色。

叶雨卿坐在台下,眼睛里全是小星星,满脸崇拜看着台上的翟远。

而在第三排角落位置,有个气质清冷的女人,同样紧盯着台上挥洒自如的翟远,嘴角轻轻翘起。

当清冷女人望向翟远时,翟远一侧脸,在人群中恰好碰上她的视线。

看到那张熟悉面容,翟远心中微微一动。

香江广生电力公司的千金、华恩百货公司董事主席,薛婉恩。

她居然也来参加晚会?

还特么坐在第三排!

翟远与薛婉恩隔空对个眼神,眨了下眼,嘴里正好唱完最后一段:“……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观众席静了几秒,紧接着掌声如雷。

叶雨卿在后排激动的站起身来:“好嘢!偶像好嘢!”

薛婉恩竟也站起身,一袭黑色露肩晚礼服优雅端庄,向台上的翟远轻轻抚掌。

李嘉城、何宏升这些大佬们面带微笑,雷震东则直接冲翟远比了个大拇指以示欣赏。

“这个后生仔不错,没有给我们香江人丢脸。”

有力人士们闻言也纷纷面露笑容,对台上的年轻人生出好感。

一曲终了,翟远出尽风头。

回到后台。

王导演眼泪都快流出来:“翟先生,我做过这么多节目,您是最特立独行的一位。”

翟远自知理亏,笑了下说:“嗐!想骂就骂呗,您这么委婉干嘛。”

王导演不敢对香江同胞发脾气,转过脸问一群内地艺人:“有谁愿意精简下自己的节目?”

内地艺人纷纷抬头望天,假装没听到。

毕竟这年头能上电视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陈美玲见状有些无奈,心想早知道刚才少唱一首歌了。

她刚想到这里,人群中有人和她的想法不谋而合。

一个温和的声音说道:“王导演,我少唱一首吧。”

众人循声望去。

香江歌手张明敏身着西装、鼻梁上架了副金丝眼镜,面带微笑,一身书卷气质。

他和陈美玲一样,都是三连唱的待遇。

张明敏说完看向翟远,笑容和气道:“翟先生,你在宝岛放我那首《我的中国心》,什么时候付一下版权费呀?”

…………

与此同时。

夜幕下,燕京城某处宅邸。

有一位老人坐在沙发上,夹着支滤嘴极长的香烟,正饶有兴致看着电视里的直播晚会。

身边几位老同志作陪。

电视画面里,翟远在舞台上慷慨陈词。

老人一面听一面微笑,说话时带出巴蜀口音:“这个小伙子讲得很不错,如果每一个香江年轻人都有他这种思想,我们还担心英国人搞啥子鬼撒。”

《东方之珠》的旋律响起。

老人听翟远唱了两句,微阖双目,手掌轻拍膝盖附和节拍。

演唱结束,他再度睁开双眼,满意的点点头:“歌词很不错,敏锐捕捉到香江人民真实微妙的迷茫心态,又不失对祖国的认同感。这个小伙子有文采,我觉得这首歌将来完全可以放进教材里嘛!”

身边的老同志们也微笑点头。

老人好奇询问:“刚才电视里说,这个小伙子叫么子名字?”

三分钟后,一份翟远进京时就调查清楚的档案,送到老人手里。

“翟远,原名翟敬远,出生于香江新界元朗区新田乡下湾村,生于公历1965年2月14,其父翟孝康早年意外身亡(另传死亡原因与其兄长翟孝盛有关)其母赵美珍无业居家,小妹翟瑶目前就读拔萃女书院附属小学……”

整封档案里,翟远的履历清清楚楚,从中学毕业开办录像厅与邓泽成结仇,到如今身兼九一娱乐、1024、秘密花园、元朗工厂以及自然选择号赌船老板的信息,全部有所记录。

其中在宝岛放红歌、招揽左边艺人进自家公司,与自由总会频频呛火,更是浓墨重彩的部分。

“挺好,就是做事偶尔偏激毛躁。”

老人笑呵呵看完,给出评语:“不过很附和年轻人的风格。”

旁边有人提醒:“今天文联的夏濛同志跟科学院那边提过一句,这位小同志打算向科学院捐赠一千万港币,希望从里面挑几个搞技术研究的专家,帮他在元朗的工厂做啥子机器。”

老人翻了下档案说:“录像机和光盘……我记得鹏城叶老四好像也在搞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年轻人愿意钻研科研技术是好事,我们应该支持鼓励。”

旁边的人担忧道:“他把人才带去香江,万一叛……”

“哎!说这些做啥子嘛!”老人摆摆手,略作沉吟:“明天安排个时间,我想见一见这个小伙子。”

…………

《东方之珠》一夜之间风靡全国。

京城日报头版头条介绍完昨晚的晚会,副刊第一条新闻就用了五百多字赏析这首歌的歌词。

标题是: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内地观众第一次知道了‘翟远’这个著名歌星的名字。

于是。

在正版的唱片还没灌录出来时,燕京城头脑活泛的小商贩们,已经先一步制作出从电视喇叭里录制的歌曲录音带。

从西单到潘家园,街面上不时能看到抱着孩子的中年妇女。

她们凑到路人身边,神神秘秘询问:“大哥,要带子吗?香江著名歌星翟远的《东方之珠》。”

翟远收到这个消息时啼笑皆非。

下午一点来钟。

两位精气神十足的青年警卫,来到翟远下榻的宾馆,敲响房门。

“翟先生,麻烦跟我们走一趟。”

翟远坐进一辆红旗轿车里。

一路无话。

在长安街附近的一所屋苑里,他第一次见到老人。

翟远一五一十,将自己制作VCD和光盘的思路讲说一遍,老人听罢频频点头。

“科学研究很重要,但也一定要按照国际规章办事,希望下次见面你能做出好成绩。”

一老一少简短的交谈,随着老人的这句话而收尾。

翟远被送回宾馆。

坐在床上,他连续抽了几支烟,心情方才渐渐有所平复。

夏濛叩门而入,笑吟吟望着他,问:“这回紧张吗?”

翟远扯了下嘴角没说话。

夏濛又笑了下,说:“科学院那边已经通过你的申请,抽空带你的人去参观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你需要的专业人士。”

当年这台晚会因为场地问题,采用从各地录制录播的模式播出,书里照顾剧情改成了直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