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这是朕的大明 > 第二章 为百姓服务,等待靖难

第二章 为百姓服务,等待靖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这是朕的大明!

因为朱允熥的敕封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因此朱元璋并没有按照常规召集百官议事,也没有通知宗人府宗正秦王朱樉。

甚至都没有经过秉笔监和司礼监,自己写完圣旨,自己拿了玉玺盖了章,就扔给了朱允熥。

等到所有人知道朱允熥敕封苏王,封地赣州的时候,他都已经在路上走了十几天了,因此,文武百官们向反对也来不及了。

但实际上,文武百官哪里有人反对呢?

他们高兴还来不及,据说,听说朱允熥外封了,吕氏特地让苑鸾将李至刚召到了报恩寺的佛堂中,两人密谈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才精神抖擞,红光满面的分别离去。

齐泰、黄子澄等人更是在秦淮河上大摆了三个晚上的筵席,只是云雨楼关张了,这是唯一的遗憾。

李景云念完圣旨,以楼德纪为首的一众赣州官员们顿时惊呆了,他们每个人的心头都有一万匹草泥马奔驰而过。

这特么是圣旨?假的吧!

咱就是说,暂且不说行文规范不规范了,这份圣旨干脆说在把赣州府变成一个国,就叫苏国,然后朱允熥就是苏国的皇上完了呗?

朱允熥也不管面前跪着的官员如何的目瞪口呆,朗声说道:“圣旨都听到了吧?从今天起,给你们三天时间。

不愿意留下来的,可以收拾行李走人了。

至于你们是回吏部等着履新,还是直接辞官回家,那本王不管。

愿意留下来继续当官的,我会组织一个培训班,为期一个月。

考试合格的,根据考试成绩重新任命官职。

考试不合格的,跟自愿回家的一个待遇。”

说罢,朱允熥也不管这些官员,带着李景云和警卫营,扬鞭打马,一路就进了赣州府城。

到了赣州知府衙门,朱允熥大步流星走进去,他抬头看了看大堂中央挂的正大光明匾额,扬起马鞭指着说:“来两个人,把这块匾撤了,把我带来那一块换上去,”

一炷香的工夫过去了,知府衙门的正堂上,高挂着一块匾额,上书五个大字“为百姓服务。”

朱允熥心满意足的看着大堂上挂着的匾额,对谢彦交代道:“后头,把照壁上的八仙祝寿也给咱铲了,换上这五个大字。”

谢彦一如既往的沉默寡言,默默的点了点头。

“从今天起,大家伙开始办三件事儿!”

朱允熥看着堂下的众人,开始给大家安排活。

他给原来的这些属下分了工。

李景云担任防务部部长,负责编练军队,靖边剿匪;

马和担任政务部部长,负责辅政安民,行政事务;

林威担任百姓安全部部长,负责缉盗抓贼,百姓安全;

沐晟担任政法部长,负责审理案件,解决百姓纠纷;

谢彦担任工匠部长,负责发展技术,打造工具;

孟祥辉负责办学兴教,开展新学;

谢雨氤负责税收和财政工作;

张若云负责舆论宣传,开办报纸;

岳龙刚负责农业生产,农会组织;

整体的百姓代表中女性的比例不得低于两成。

云曦取代张若云担任妇女联合会的会长,继续从事扶危助困,解救失足女性,打击贩卖人口的工作。

侯小亮担任工匠联合会的会长,负责协助工匠保障自身权益,与黑心工坊主斗争。

另外,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职务,分别安排给了尹子剑和商振江。

尹子剑带领他从军中选拔出来的三百名精锐战士组成亲卫营,负责朱允熥的安全;

商振江则选拔了八百名机灵可靠的人组成了苏王府情报局,简称苏情局,负责内部的肃奸和外部情报的打探。

众人在朱允熥这里领到了谕旨,有分别接了谢彦根据朱允熥的要求,专门打造的各单位的印玺,便分别去忙了。

随后,朱允熥叫住了马和与孟祥辉。

他安排马和暂时组织人手担负起赣州府城及十二个县的地方官工作。

孟祥辉则要立刻组织起培训班,将赣州所有愿意留任的官员组织起来学习。

并且,他还根据前世的记忆,将赣州府的官员级别从新做了梳理,分别是员、副股、股、副科、科、副处、处、副局、局、副统领,大统领。

try{ggauto();} catch(ex){}

朱允熥以大统领的身份为第一级。

李景云、耿玉是、林威、马和、沐晟、谢雨氤等六名委员称为副统领为第二级。

随后,朱允熥又和谢雨氤商量了按照级别发放俸禄的标准,和沐晟商量各类法规和制度等等......

经过三天紧锣密鼓的各种会议和商量,朱允熥终于讲所有的事情全部理顺,并且解答了其他人心中对于工作的疑惑,整个赣州,开始加快马力全力运转起来。三年时间,朱允熥十七岁了。

十七岁的他,已经长成了一名翩翩少年。

个子要比以前高出近两头,如今已经有一米七八的高度。

在这三年中,朱允熥每日不辍的跟随李景云、沐晟、林威等人习武。

如今的他,虽然看起来仍然是一副面如冠玉的青年模样,但实际上他的身体要比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要强壮了不少,浑身上下都是线条分明的肌肉。

云曦也出落的越发亭亭玉立,如今更是明眸皓齿,一颦一笑都能牵动人心。

他们两个虽然还没有成婚,但已经住在了一起,这让朱允熥在每日处理完繁忙的封地事务之后,每次回到府邸,都能享受到片刻的宁静幸福。

这三年时间,整个赣州府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朱允熥等人的努力,赣州所有的土地都得到了重新分配,真正做到了耕者有其田。

如今的赣州,每年百姓不仅丰衣足食,还能积攒下超过百万石的粮食。

另外,朱允熥还根据十二个县各县不同的资源禀赋分别成立了不同的工坊,每天可以出产生铁十万斤,煤炭五十万斤。

大明农工子弟小学如今已经在十二个县兴办起来,按照朱允熥的要求,凡是将适龄学童送入学校的家庭,不仅不收学费,并且免除徭役,基本上赣州八成以上的孩童都进入了学校学习。

至于成年人中的文盲,岳龙刚的农会、侯小亮的工匠会为他们开办的扫盲学校,让这些人也都基本上有了读书看报的能力。

《新明日报》已经在整个赣州发行,以每周一刊的方式印制,每一期报纸上,朱允熥都会亲自书写一篇名为《天下大同》的文章,向读者宣传人生而自由,人人平等、建立法治制度、技术进步能够改变人间之类的文章。

苏王军队如今已经扩编为三个师和十二个团,共计两万五千人,分别编了两个军。

第一军是野战军,李景云,岳龙刚,三个师长分别是沐晟、林威和尹子剑。

这是朱允熥手中的机动力量,在朱允熥的要求下,他们三天之内随时可以开赴赣州府的任何一个地方,完成靖边或缴费的任务。

第二军是治安军,马和,侯小亮,下面直属十二个团,分别驻守在赣州的十二个县,负责维持当地的治安以及防务工作。

在朱允熥的带领下,整个赣州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老百姓们大部分接受了他的思想,即使还有一些冥顽不灵的地主和读书人,也被他用银子购买了土地,并安排治安军护送他们带着家产离开了赣州。

除此之外,随着妇女联合会的不但宣传,留下来的赣州百姓也逐渐接受了男女平等,男女都可以出来务工的理念,经过三年时间,一大批妇女被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成为了各大工坊的女工。

就在赣州飞速发展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应天,却是一片风起云涌,波诡云谲的气氛。

朱元璋此时已经六十九岁了,据商振江派去应天的内线汇报,他已经卧床不起一个多月了,这一次,恐怕很快就要灯枯油尽了。

根据朱允熥的记忆,他的生命还有一年就要走到尽头,到时候,朱允炆一旦登基,在黄子澄、齐泰等人的怂恿下,他必然会选择削藩,而刚刚休养生息了不到三十年的华夏大地,又将再一次卷入到战火之中。

就要来了,看着面前账册上的各项数据,如果说,刚来大明时的自己是茫然懵懂,孤立无援,如今,自己终于有了自己的力量,可以在这个时代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了。

朱允熥心中默默的想着: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本书完

写在后面,这是作者第一次在网上写作,第一本书,不太了解网络文学的规律,因此这一本书的成绩不是很好,就写到这里吧。

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下一本书再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