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始皇帝 > 第354章均贫富,打击高利贷(1/2)

第354章均贫富,打击高利贷(1/2)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始皇帝!

门客郭淮说道:“粮食价格,大约在二十钱道一百钱上下。若是粮食价格太低,农民利益受损;若是粮食价格太高,国家和商人利益受损。大秦各地的粮食价格大为不同。代郡,南阳、巴蜀等地,粮食价格偏低;可在新郑、邯郸、咸阳等地,粮食价格却是偏高。”

“宛城,粟米价格为十五钱,黍米价格为三十钱,水稻价格为十钱,黄豆价格三十钱,麦子价格为二十钱,荞麦价格为二十五钱。”

“旧郢,粟米价格为二十钱钱,黍米价格为三十五钱,水稻价格为八钱,黄豆价格三十五钱,麦子价格为五十钱,荞麦价格为二十钱。”

“洛阳,粟米价格为三十五钱,黍米价格为三十二钱,水稻价格为三十钱,黄豆价格三十五钱,麦子价格为二十五钱,荞麦价格为二十五钱。”

“邯郸,粟米价格为二十五钱,黍米价格为三十二钱,水稻价格为十五钱,黄豆价格三十二钱,麦子价格为二十五钱,荞麦价格为二十五钱。”

“安阳,粟米价格为十五钱,黍米价格为三十五钱,水稻价格为二十钱,黄豆价格十钱,麦子价格为十钱,荞麦价格为三十五钱。”

“新郑,粟米价格为三十五钱,黍米价格为二十钱,水稻价格为十钱,黄豆价格十钱,麦子价格为二十钱,荞麦价格为二十五钱。”

“成都,粟米价格为十五钱,黍米价格为十钱,水稻价格为十钱,黄豆价格十二钱,麦子价格为十钱,荞麦价格为二十钱。”

说着这些数据,郭淮继续道:“主上,不仅要建立粮食最低收购价,还要建立最高售出价。粮食有进有出,才能让粮食价格稳定。此外,为防止某些商人炒作粮食。”

“要禁止商人,进行大宗的粮食贸易。粮食在当地的郡县,进行贸易,不算什么。可若是进行跨郡贸易,交易在一千石以上,就要有朝廷的许可证。”

“粮食的价格自然不能太高,会处在相对低廉的底部。为了防止商人进行炒作,对粮食的价格应该按户口限制,实现统购统销!”

接着,郭淮开始,说着大致的方针策略。

粮食很重要,是国家的最为重要的物资,没有之一。

加大对粮食的管理,这对国家极为重要。

在齐国,魏国等,就是出台相关的政策,在丰收的季节,粮食价格相对低的时刻,买进粮食;在粮食价格相对高的季节,卖出粮食。

这样的低买高卖,算不上什么新奇的政策。

可在具体的执行上,因为商人的干预,还有朝廷官吏的放纵,却是问题百出,有种种问题。

在郭淮看来,秦王政的政策,就是加大对粮食市场的干预,稳定粮食市场,保证粮食价格稳定,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这不算新鲜的策略,只是将其具体化和规范化,更加的合理有序。

卫缭点头道:“还有什么?”

郭淮说道:“第一步,制定粮食最低收购价,还有粮食最高售出价格。最低收购价格,要高于市面上粮食的价格;最高粮食出售价格,要低于市场上的粮食价格。”

“第二步,要禁止商人进行大宗粮食贸易,或是唯有朝廷允许,才能进行粮食贸易。”

“第三步,就是在户口的基础上,以粮店为中心,在出售粮食的时刻,每户进行限售粮食。”

“第四步,就是在大秦的十七个郡,化为不同的区域。要以某些大城市为中心,进行粮食售卖。”

“第五步,设立金店,要求商人必须将一定数量的金钱,储存在金店当中,控制金店当中的钱币数量,从而确定,乃至是影响市场当中钱币的流通,从而控制粮食的价格。粮食的价格高低,固然是由粮食的供需决定的,可还是有市场上的钱币数量。”

“当市场上的钱币数量增加的时刻,货物的价格,必然是相应的下跌。”

郭淮仔细的说着。

卫缭也是询问着,脸上闪过赞赏之色。

这位幕僚来自齐国,精通轻重术和子钱术,是轻重家和子钱家出色的人物。

这样的人物,在齐国郁郁不得志,在经商当中更是亏了大本,最后更是逃亡到他这里,求得庇护。

不仅是算账能力出色,对于商业之术,轻重之术,货币的子母变化,更是有出色的了解。

卫缭,是出色的商人,可他更是善于与权贵打交道,可在细节上却是不如这位。

“好,我带你去见秦王!”

许久之后,卫缭开口道。

郭淮脸色变化,不由道:“主上,这是……”

似乎有些欢喜,似乎有些难以置信。

卫缭说道:“曾经我为太尉,如今为右丞相,地位之高贵,仅次于昔日之吕不韦。我无法再度升职,能在原地不动,保持位置就算是不错了。你留在我这里,也是浪费才华,还是去拜见秦王吧!”

“秦王需要你!”

郭淮说道:“主上,推荐之恩,淮没齿难忘!“

卫缭说道:“我不需要你没齿难忘,只需要你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好事情,就是对我最大的感恩。”

说着,拉着郭淮的手离去。

其他的门客,看着这一幕,又是羡慕,又是妒忌。

出了府门,登上马车,马车在响动,向着咸阳宫而去。

郭淮神情在忐忑着,在害怕着,在畏惧着。

世人,谁又不畏惧秦王政。

秦王政,乃是天下最有实权的存在,一怒而天下惶恐。

而他只是区区一个门客。

郭淮问道:“大王,是什么样的人?我该如何说话?”

卫缭说道:“大王是一个好人,一個很好说话的人,你即便说错什么话,大王也不会怪罪。遇到大王的,伱可以畅所欲言。当然了,你也要记住,大王是一个墨家之人,心里有兴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的决心。”

“大王,仁政爱民,怜爱民众,害怕民众吃不饱饭。当官之后,最好不要贪墨。大王最喜欢有才能的人,喜欢老实人,喜欢踏实肯干活的人,最厌恶夸夸其谈,却是没有才能;偷奸耍滑,做事情不老实的人。”..

“你可记得?”

郭淮说道:“淮记得!”

卫缭说道:“今年,夏天的雨水足,秋天快要丰收的那几天,恰好没有雨,今年是丰收年。可农村的农民,却是面临着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很多商人更是压低粮食价格。秦王知道后,很不满意……故而打算给农民好处,建立粮食最低保护价。”

郭淮说道:“仅仅是如此吗?”

卫缭说道:“不只是如此。在赵地的一些官吏,更是借着机会,进行贪墨。秦王得知后,碍于一些事情,不对其进行处理。可也暂时不处理而已,还要进行秋后算账。接下来,要制定明年的计划,将国库当中一部分钱财适当的花出去,反哺给民众。”

又是询问着一些事情,马车已经到了咸阳宫门前。

侍卫检查之后,马车进入宫门当中。

到了某个位置的时刻,卫缭下了马车,车夫牵着马离去,到了一处凉蓬,卸下马鞍,开始对马喂着草料,还有舔着石盐,喝着水。

卫缭在前,郭淮在后,向着宫殿而去。

到了宫殿前,与侍卫打着招呼。

不久后,两人进入大殿当中。

郭淮略微低头,眼角的余光看向秦王政,观察他的容貌。

秦王政穿着黑色的衣袍,正在批阅着奏折,专心致志,很是专注的样子。

这位秦王身躯高大,容貌俊美,年纪不大,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样子,下巴有着小胡子,不怒而威,气息威武,散发慑人心魂的气息。

只是远远看着,郭淮就是下意识的颤抖。

就好似兔子遇到老虎,尽管兔子知道老虎不会吃兔子,可还是吓得不轻。

try{ggauto();} catch(ex){}

片刻后,秦王处理完奏折,放在旁边。

赵高上前,对其进行核对,放在相应的位置。

秦王政开口道:“子缭,你来了,可有事情!”

卫缭说道:“大王,臣为举贤而来。臣麾下有一个门客,乃是齐国人,是轻重家出生,善于轻重之术,善于货物的流通买卖。大王说的稳定粮食价格,建立最低粮食保护价,这位贤士,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此人,可为猎犬,为大王做一些琐碎的事情!”

看似谦虚当中,却是有溢美之词。

在后世,谈及鹰犬,那时骂人的话。

鹰犬,就是权贵的走狗,专门做坏事情。

可在当今,鹰犬却是褒义词,只有那些有才略之辈,可为君王排忧解难之辈,才有资格称呼为鹰犬。

“轻重术,子钱家!”

赵政听着,却是微微皱眉,带着不悦之色:“轻重术,靠着一些破石头掠夺民众的财富,可谓是空手套白狼;至于子钱家,更是投机倒把,不断的放高利贷,掠夺民众的钱财,让很多中产阶层,沦为贫民。”

“儒家,为了小康社会而奋斗;墨家,为了天下大同而努力;就连名声最差的法家,也为大一统,为天下少兵戈。可轻重家,子钱家,心中没有道义,只是为钱财而活,无耻无德行之辈,介绍给寡人何用?”

卫缭就要开口说什么,可郭淮上前一步,却是道:“大王之言,颇为偏颇!”

赵政冷笑道:“难道,寡人说的不对吗?”

郭淮说道:“大王,错了,大错特错。”

赵政说道:“寡人错在何处?”

郭淮说道:“刀剑杀了人,世人就是怪罪刀剑为凶器,为不祥之物,可世人往往忘记了,是人拿着刀剑杀人的。刀剑无罪,有罪的是人。

刀剑可以杀人,也可以拯救朋友。同样的道理,某些人用着轻重术害人,又是用着子钱术掠夺民财,那是那些人德行不足;也有人可以用着轻重术,让利给民众,让民众变得富裕,让国家变得强大。”

“术无好坏,有好坏的只是人而已。大王岂能有偏见!”

赵政叹息道:“先生言之有理!先生可有什么言语,要向寡人说的!”

郭淮说道:“大王想要实行粮食最低保护价,保护农民利益,又是打击高利贷,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在某些细节上,没有处理好,还需要进行完善……”

接着,把详细的计划说了出来。

赵政仔细的听着,觉得大有道理。

尤其是金店,这不是后世的银行吗?

还有所谓的统销统购,进一步就是粮票了。

粮票,属于货币吗?

还真的属于货币!

因为它是对标着粮食,以粮食为硬通货,进行发行。

这可比单纯的金银,更有货币价值。

后世的时刻,货币对标着金银,对标着石油,皆是不如对标粮食稳健。

听着这些,赵政心中怀疑着,这位郭淮不会是穿越者。

赵政问道:“先生,可知道沁园春雪?”

郭淮皱眉道:“这是那个花园?”

赵政又是问道:“天王盖地虎,下一句为什么?”

郭淮皱眉道:“臣不知道。”

赵政叹息道:“寡人知道了。”

试探之下,也是确定了,郭淮不是穿越者。

只是郭淮有着丰富的金融知识,有着足够的商业嗅觉而已。

赵政问道:“先生为何来我秦国?”

郭淮说道:“臣曾经为齐国商人,后来破产,遭遇追杀,只能在秦国混日子。”

赵政问道:“以先生的精明,做生意也破产了?”

似乎很是愕然,如此聪明的人,竟然也吃亏了。

郭淮说道:“做小生意,靠着聪明才智;生意做大一点,靠着运气和眼光;可生意想要再大,却是需要后台和背景。对商人而言,后台和背景,比聪明才智,比努力奋斗,比眼光格局更为重要。”

“就好似大王,不会经商,也不懂经商,可大王却是天下最有钱的人。”

赵政听着,哑口无言。

说的好有道理。

权力,才是经商最好的手段。

靠着权力进行经商,这是发家致富最佳的手段。

就好似他秦王政,不会经商,也不懂得那些商业技巧,可靠着权力进行垄断,靠着暴力谋取暴利,却是成为天下最有钱的存在。

“寡人不爱钱,也不喜欢钱,寡人的钱财尽数给士卒们提升福利待遇,武器更新换代,或是补贴底层的小民了!”赵政开口道,言语有着掩饰的味道:“金店,真的要开设吗?”

郭淮说道:“昔日大王攻克邯郸的时刻,直接焚烧权贵的债券,让民众无债务,用来收取赵地民心,此为大善,然而这只是治标不治本。那些权贵会用着新的手段,继续盘剥着民众,让民众继续借高利贷。”

“尽管大王规定,贷年利率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十,月利率不得超过百分之三,不得利息叠加。可大王觉得他们会遵守吗?他们不会遵守,真的遇到危机的时刻,让某个替死鬼用来顶罪!”

“大王当设立金店,从事存贷款业务,存款业务主要是来自权贵豪商,凡在大秦从事大宗货物贸易,必须要在金店当中存款,存款每年要缴纳一定的押金,可相应的也会给予相应的便利。”

“同时,在底层给予民众贷款,可以低利息,可以年利率为百分之十,月利率为百分之三,至于抵押金不需要。若是交不出抵押金,就为官奴,为大秦劳动吧!”

“我听闻,在各地设立的店铺也从事在贷款业务,这不好,权力太大了,不好制约,还容易滋生腐败,当将其剥离开来。一分为三,官营作坊,官店,金店等,分为三个体系,不同臣子进行管理,彼此制约。”

接着,郭淮开口了,详细的说着金店的计划。

金店,也即是银行。

在郭淮眼中,仅仅是靠着朝廷补助,给予农民优惠,这是不够的。

还要利用金融手段给予,给予民众优惠。

朝廷将在一些大城市,一些郡城设立金店,主要是从事,存贷款业务。

在这一点上,与银行极为类似。

存款的人群,设定为大商人,大权贵等,只有达到一定的资产,才有资格进入金店存款,至于底层的布衣,黔首之类的,是没有资格存款的。

这些人群将金钱存入金店当中,不仅无法获得利息,反而要给予金店利息。

借款的人群,主要是设定为底层的黔首庶民,给予一些低息贷款,不需要担保。

一旦到期限没有还款的,会自动成为朝廷的官奴,不仅是包吃包住,还提供给工作岗位。

金店设立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均贫富,打击高利贷。

彻底消灭高利贷,这不可能也不现实,却可相对的打压,减少土地兼并的速度,减少贫富差距的速度。

在这一点上,金店与银行又是大大的不同。

银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为了盈利;

可金店目的不是为赚钱,允许适当的亏损,目的是为了打压高利贷,给予底层的小民生机,实行均贫富。

打死地主,穷人不一定能变富。

可打死地主,却是能减轻穷人负债,能让穷人不用还债了,可以喘一口气。

秦王政可以借助覆灭赵国的机会,打死赵国的一些地主,免除底层民众的债务,可这样的行为只能实现一次,后面就不可以了。

还需要金店,打压富人和权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