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封神歪传 > 第一章 女娲刑场收妲己 姜子牙无缘封神榜

第一章 女娲刑场收妲己 姜子牙无缘封神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封神歪传!

古人言:做人留一线,他日好相见。做事如做绝,必然生死劫。

是啊,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说起。

话说,姜子牙率领西岐大军攻下朝歌。殷商皇帝帝辛不甘受辱,点燃摘星楼,在鹿台合身**。

可怜一代帝君,落得如此凄惨下场。

可叹,几百年商汤基业,顷刻间灰飞烟灭,毁于一旦。

皇后苏妲己、贵妃青青、国师孙公豹等一干商汤重臣虽然奋力拼杀,力挽狂澜,无奈寡不敌众,战败被俘。

因苏妲己,孙公豹,青青等人强力对抗西岐大军,使得阐教门人损伤惨重。

如此,姜子牙对妲己,孙公豹,青青等人恨之入骨。

抓住妲己等人,姜子牙立即命人将他们绑缚刑场,意欲将其全部诛杀,以解心头之恨,永绝后患。

刑场上空,乌云密布,阴风惨惨,煞气冲天。

刀斧手浑身黝黑,膀大腰圆,头戴朱红头巾,身着朱红短褂,昂首挺胸,袒胸露乳,一身横肉,目露凶光,手捧鬼头大刀,凶神恶煞,杀气腾腾。让人不寒而栗。

苏妲己,青青,孙公豹被绑于行刑柱上。

听说姜子牙刑场斩杀妖怪,百姓争相恐后,赶往刑场围观。里三层外三层,将个刑场围得水泄不通。

有人悲叹,有人惋惜,有人怒骂,有人大笑,有人呵斥,一时间戏谑声,咒骂声、呵斥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甚是热闹。

“午时三刻到!”

随着行刑官一声大喝。

“砰!砰!砰”三通追魂炮响。

整个刑场立即变得异常寂静,人们注视着行刑台上。

刀斧手端起海碗,仰头咕咚咕咚将酒灌入口中,然后抬起鬼头大刀,张口“扑哧”一声,口中之酒化成一道水柱,酒喷射至鬼头大刀之上,用红布擦拭刀锋后,大踏步站到犯人身后。

姜子牙于法案上抽出“斩”字夺命牌,就要下达斩杀命令。

一旦令牌扔出,犯人必将人头落地。

众人屏住呼吸,等待行刑。

“刀下留人!”

一声断喝破空而来。

金光划破天界,随着断喝声,女娲娘娘法相升于半空,祥云蔼蔼,瑞气缭绕,甚是威严。

女娲娘娘法驾下界!

众人见状,立即匍伏下跪。

山呼:“女娲娘娘保佑,女娲娘娘保佑。”

九尾狐苏妲己见女娲娘娘来到,象抓住救命稻草,大声悲呼:“娘娘,妲己冤枉,娘娘,妲己冤枉,娘娘救命啊.......”

姜子牙见状,厉声呵斥:“尔等妖精,助纣为虐,倒行逆施,触犯天条,今日必定死路一条,休要胡乱喊冤,诓骗娘娘。”

女娲娘娘座前仙童大声说道:“女娲娘娘在此,尔等喧闹不休,成何体统,还不快快闭嘴。”

姜子牙听得仙童训斥自己,不知何意,心中愕然。

他立即闭口,等待女娲旨意。

女娲娘娘轻启朱唇:“罢了,罢了,本尊不与你等计较。”

“姜尚,快快起身,本尊有事吩咐于你。”

“姜尚恭听娘娘法旨。”

姜子牙战战兢兢,伏地应答着女娲娘娘。

“九尾狐,玉面琵琶精原系本尊座前弟子,身有仙缘,并非下界寻常妖怪。二妖下界迷惑帝辛,助力西伯侯改朝换代,毁灭商汤实乃本尊旨意。

然二妖枉顾天道,恣意妄为,自行其事,反助帝辛对抗西岐,生灵涂炭,犯下弥天大罪。殷商覆灭后,迟迟不回不周山向本尊复命,实在不可饶恕。”

“本尊今日特来收伏她们,带回不周山,严加处置。”

姜子牙听得女娲娘娘一席话,已知女娲来意:名为收伏九尾狐苏妲己和青青二妖,实为搭救二妖,为其开脱罪责。

姜子牙见女娲护短,心里多有不悦。

然而,姜子牙明白,女娲娘娘乃开天辟地之仙,阐教祖师无上天尊鸿钧老祖都要让他三分,怎敢得罪?

姜子牙低声道:“是,谨遵娘娘法旨。”

女娲娘娘轻挥手臂,右手一指,道声:“来”。

一道青烟腾空而起,九尾狐苏妲己、玉面琵琶精二妖顿时显出原形,被女娲收于于座前。

女娲收了妲己二妖,对仙童说,童儿:“我们回去吧。”

说完,就要离开。

“女娲娘娘且慢,姜尚还有事情请娘娘法旨。”

女娲娘娘问道:“姜尚,还有什么事呀?”

姜子牙道:“既然娘娘收了九尾狐二妖,请娘娘示下,孙公豹如何处置?”

女娲娘娘头也不回,沉声道:“孙公豹乃你阐教同门,本尊不便过问,你们自行处置吧。”

说罢,收了法相,带着妲己、青青二妖踏祥云而去。

姜子牙回过神,重新坐到行刑案前,就要斩杀孙公豹。

此时,散大夫来到身旁,耳语道:“丞相且慢,孙公豹与你乃属同门,是你师弟,今天你草草将其斩杀,将来如何向你师父交代?”

散大夫一席话,姜子牙猛然清醒,不禁打了个冷颤,心想:“好险,还好散大夫提醒老夫,差点铸成大错。”

想起孙公豹对自己的种种不恭,姜子牙虽然牙根痒痒。

但同为阐教门人,没有师父之命,自己却也无可奈何。

随即,姜子牙命人将孙公豹押回死牢,等候处置。

斩杀妲己、青青、孙公豹等人不成,姜子牙非常气恼。

但上有女娲娘娘,下有师父,自己无可奈何。

此时,姜子牙才发现自己多有不堪。

不觉仰天一声叹息。

姜子牙回到镐京,终日闷闷不落。

一日,接引道人来报,封神台已经建成。

姜子牙大喜过望,吩咐道:“你且先自前去准备封神诸事,待我奏明大王,即可行封神大典。”

翌日,武王早朝。

姜子牙领着文武两班,山呼万岁,朝见武王。

武王龙心大悦,说道:“众卿平身,都起来吧。”

礼毕。

小黄门上前宣道:“今日早朝,有事出班早奏,无事退朝。”

姜子牙手持笏板,上前启奏:“陛下,臣下有本启奏。”

武王朗声道:“臣相,您有何要事要奏,说来听听。”

姜子牙道:“陛下,臣奉命岐山修建封神台,已经修建完毕,何时行封神大典,请陛下定夺。”

封神台已经建成,武王大喜。

说道:“臣相辛苦,封神大典乃我朝盛事,不可草率。”

“臣相上知千年,下知千年,乃为神人,孤特封臣相为封神大祭师,主持此次封神大典,众臣需全力协助臣相办好此事,不得有误。”

姜子牙闻听,连忙叩头谢恩:“姜尚拜谢陛下隆恩。”

武王道:“臣相快快请起,您翻翻天书,择一良辰吉日,行封神大典。”

姜子牙道:“陛下英明,此次封神之人都是为我朝立下汗马功劳,建有丰功伟绩之忠臣良将。陛下此举必然功在千秋,流芳万世。”

姜子牙回到相府。

见一人早在厅前等候。

“师哥,你回来了,友仁都等你好半天了。”

姜子牙定睛一看,原来是同门师弟友仁。

“啊,友仁师弟,你怎么来了?师父他老人家可好?”

友仁道:“好咧,好咧,他老人家也常常念叨你呢。”

“师弟因何下界,师父有什么吩咐吗?”姜子牙问道。

友仁回答:“此次我奉师命下界,没什么其他特别的事,师父只是说,封神大典即将举行,诸事繁多,恐师兄独自一人忙不过来,让我前来助你一臂之力。”

姜子牙心里嘀咕:“师父这是什么意思,摧城拔寨,斩妖伏魔时不曾派友仁前来助我,大局已定,眼看封神在即,却令友仁前来,不知何故?”

姜子牙道:“真是难为师父了,事事都为我操心,实不瞒师弟说,为这封神大典之事,我都忙昏头了,正缺人手呢,师父派你前来,岂不正好?”

说完,师兄弟二人哈哈大笑。

晚饭间,师兄弟二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

“师兄,此次你为大王打下江山,功勋卓著,劳苦功高,英名盖世,定能得封众神之首,成为天庭首任玉皇大帝。”

友仁一通马屁,姜子牙不禁飘然,心道:“这是明摆着的,还用你说。”

饶是如此,姜子牙还是谦逊道:“哪里,哪里,师弟谬赞了,大王得坐江山,乃是大家齐心合力的结果,师兄我只是尽了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碍于师父情面,姜子牙安排友仁负责封神牌位安放事宜。

友仁心里清楚,师兄这是看不起自己,表面上尊从了师父命,实际上就是应付,给自己安排了仆役干的打杂活儿。

友仁心里不快,但师兄之命不敢不从。

诸事准备停当,姜子牙唤来接引道人,吩咐道:“每个神灵受封后,你负责把每个受封之神的魂魄接引到封神牌位之上,让他们神魂归位,方能大功告成,兹事体大,不得有误。”

接引道人领命,前往岐山而去。

看过天书,请过圣旨。

封神大典笃定于八月十八日午时举行。

武王特别重视此次封神大典。

沐浴更衣,拜过先祖,率队亲往岐山。

一路上,净水泼街,黄沙铺地。

鼓乐声声,旌旗猎猎。

执戟甲士铠甲鲜明,高头大马,护卫森严。

百姓跪伏两旁,山呼万岁!

好不威严!

封神台建于岐山之巅。

按照阴阳五行八卦太极方位设立。

太极图正中矗立一通天神柱。

封神榜高高悬挂于通天神柱之上。

香案置于正北方向。

鲜果,三牲供于香案之上。

龙涎香早已点燃,香烟缭绕,十里之外,香气扑鼻。

姜子牙手捧天书,宣读祭文,开始祭天。

武王率领文武百官,于香案前掂香三注,朝天跪拜。

祈求上天降福,保佑大周千秋万代。

忽然,天生异象,紫气东来,金光闪闪,霞光升腾,仙音缭绕,香气扑面。

云雾中闪现出亭台楼阁,金碧辉煌,天庭若隐若现。

一仙童升于紫雾霞光之中,大声说道:“姜尚何在?”

姜子牙连忙上前。

“姜尚在此,仙童有何吩咐。”

“奉无上天尊鸿钧老祖旨意,命姜尚按照封神名册即刻完成天庭封神大事。”

“姜尚领命。敬遵法旨。”

封神名册于半空中从天而降。

姜子牙接住封神名册。

武王等人见状,知神灵降临,惶恐不已,拜伏于地。

姜子牙展开封神名册,宣读无上天尊鸿钧老祖封神旨:

“上天旨意,闻仲上前听封。

“殷商太师闻仲,赤胆忠心,刚烈正直,封雷部正神,领天庭风、云、雨、雷、电五部之职。望恪尽职守,造福万民。”

闻仲闻言,躬身施礼。

接引道人旋即将闻仲魂魄引到雷部正神位上。

闻仲灵魂归位,旋即显出雷部正神法相。

眼观三山五岳,口含五湖四海。

手握定海神针,脚踏巍巍昆仑。

好个雷部正神!

接下来,姜子牙依照封神名册依次封了托塔天王李靖。

十面阎罗秦广王魔力星。

通天护卫罗广王魔力红。

.........

以及天上,地下,风、雷、云、雨、金、木、水、火、土,五湖、四海,三山、五岳,二十八星宿,地府司职等共计三百六十四位正神。

令姜子牙没想到的事情出现了。

孙公豹不但没被惩处,反被封了北海正神,任北海分水将军。

迷惑纣王的山**精被封为卯日星君,主管日落日出,阴阳交替。

更气人的是,一向与自己不和的妻子张氏,居然被封为扫把星君。

这是怎么回事?姜子牙莫名费解。

接引道人按照姜子牙指令,将封神名册上各位神灵魂魄逐一接引至封神牌位上,各自归位。

众神修得正果,皆大欢喜。

按照封神榜牌位,此次封神应该封神三百六十五位。

最后一位大神即是众神之首,玉皇大帝。

众神屏声静气,静等玉皇大帝人选。

然而,姜子牙翻看封神名册,并没有玉皇大帝的名字。

这是怎么回事?

玉皇大帝悬空!

姜子牙感到无比错愕,心里五味杂陈。

师尊元始天尊曾经暗示,已经向女娲娘娘、鸿钧老祖推荐一大德贤能之人担任玉皇大帝。

我历经千辛万苦,灭了殷商,大德贤能之人,舍我其谁?

但封神名册上玉皇大帝职位上确实没有姜子牙名字!

这,怎么回事?

姜子牙急了,再次看过封神名册。

确实没有记载玉皇大帝人选。

姜子牙向众神说明:“诸位,封神名册上没有载明玉皇大帝人选,我想听听你们意见,如何决断。”

托塔天王李靖出班,说道:“各位,姜丞相为了黎民百姓,为了大周朝建立,呕心沥血,劳苦功高,立下不世功勋,功劳均在我等之上,对于玉皇大帝一职,既然上天没有明确法旨,想来是要我等公推决定,本王提议,推举姜丞相担任玉皇大帝,不知众神意下如何。”

顿时,封神台上炸开了锅,讨论李天王提议。

封神榜中除雷部正神闻仲,北海正神孙公豹,碧游仙子、卯日星君等少数几人系截教门人外,其他大部分正神均为阐教门人。

如果公推,姜子牙是玉皇大帝最佳人选,没有之一。

果然如此,李天王提议,众神齐声附和,公推姜子牙担任玉皇大帝。

姜子牙见状,心中暗喜。

但仍然躬身,谦恭推却,言道:“多谢各部正神对子牙的赞许和信任,但子牙乃山野粗鄙之人,志大才疏,虽然为大周朝建立尽了些许绵薄之力,但实为完成师命,与众神相比,区区微薄之功,不值一提。子牙何德何能,玉皇大帝之职实不敢受。”

众神齐声说道:“臣相休要推却,这是众望所归,臣相若不担任玉皇大帝,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姜子牙继续推却,道:“师父曾经有言,已经向女娲娘娘、鸿钧老祖推荐了大贤大德之人担任玉皇大帝,诸神好意,子牙实在愧不敢当。”

托塔天王性直,道:“臣相休要推却,你不担此重任,我看没人能够胜任。”

姜子牙回答:“玉帝责任重大,我想上天自有安排,有人担任。诸神休要再提。”

姜子牙话音刚落,友仁从香案后起身。

高声道:“友仁在此,谢谢师兄和众神信任,推友仁任玉皇大帝,友仁何德何能,实在惶恐,既然众神美意,友仁当仁不让,从今以后,友仁自当与众神齐心合力,管好天庭,维护三界安宁。”

友仁突然现身。

众神蒙了。

姜子牙也蒙了。

手指友仁,张口结舌:“我,我,你,你........”

接引道人不知就里,稀里糊涂将友仁魂魄引到玉皇大帝神位上归位。

友仁显出玉帝法相。

变化太快,众神还未反应过来。

不知友仁为何人。

既然姜子牙亲封,又有接引道人引导归位,众神断然信服。

没有二话,众神立即拜倒,山呼万岁!

香风缭绕,鼓乐齐鸣。

姜子牙见状,木已成舟,情知于事无补。只得拜倒。

封神完毕。

武王等众大臣再拜玉帝及众神,说道:“从今以后,我周朝百姓为各位大神修建庙宇,供奉神位,永享香火。孤为人君,受命于天,为天地之子,甘为天子。”

“吾皇万岁,万万岁!”

封神大典完毕。

周天子自带文武百官回京,不在话下。

且说,姜子牙见自己辛劳一身,鞠躬尽瘁,却不得封神,心有不甘。

决心找师父,元始天尊太上老君把事情弄个明白。

来到玉虚宫,姜子牙见着元始天尊。

“子牙来了?”

“是,师尊,正是弟子。”

“你不在西周好好当你的丞相,怎的突然到玉虚宫来了?”

“师父,弟子有些事不明白,特来请教师父。”

“姜尚有什么事来问为师,说吧。”

姜子牙也不隐瞒,耐着性子把来意给元始天尊说了一遍。

元始天尊听完,轻挥拂尘,微微一笑,说道:“其实,姜尚来意本尊早已清楚,师父就实话告诉你吧?”

姜子牙说:“弟子愚钝,请师父明示。”

元始天尊沉吟半晌,说:“好吧,既然问起,本尊就告诉你实情吧。”

“你呢,原系半人半仙,上天注定与我阐教有缘。本尊将你收到门下,乃为上天安排。

恰逢殷商帝辛残暴无道,黎明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上天震怒,决定改天换地,推翻帝辛王朝。

受命于天,本尊将西岐改天换地之重任交付与你,希望你借此机会修成正果,得个仙体,也不枉我一场师徒缘分。

然而,你呢,太急于求成,杀伐太过,杀死截教门人数十人,失去了德行,也就失去了仙缘。

这就算了,本尊心想,不得仙缘,封个正神也好。

于是,本尊拉下老脸向鸿钧老祖和女娲娘娘力荐你出任玉皇大帝。

但没曾想,你又犯下大错,施诡计杀了通天教主大弟子赵公明。

你是知道的,通天教主何许人也。

通天教主是你师祖鸿钧老祖的爱徒。

本尊的师弟。

本尊见了通天尚且让他三分。

你倒好,一时意气,杀了赵公明,且手段不是很光明正大。

通天对你怀恨在心不说,把所有的不是归咎到为师头上。

为师为此没少受师尊无上天尊鸿钧老祖责备。

如今我阐教与截教势同水火,不共戴天。

你知道吗,这相当于得罪了三界。

鸿钧老祖为此大为恼怒。

表面上看,你助姬发夺得天下,是大功一件。

但对你师祖而言,他却另有看法。

还好,女娲娘娘和鸿钧老祖并没有明确驳了本尊薄面。

他们虽然没有直接采纳我的建议,但采取了一个平衡各方的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封神名册中,不直接任命玉皇大帝,让众神自己推举。

为师想,凭借你在众神中的威望,推举你担任玉皇大帝,几乎没有什么悬念。

果然,你得到众神认可,推举你担任玉皇大帝。

你倒好,不借势上位,反而极力推却,还说“上天自有安排,友仁担任”。

这下好了,你师弟名字刚好叫友仁,他又刚好在封神台上。

这不,天下的事情就是这么巧,友仁就成了玉皇大帝。

这能怪谁?”

元始天尊说完,显得无可奈何。

姜子牙辩解道:“师父,弟子做人一向如此,低调行事,众人推举弟子,弟子极力推却,绝非本意,弟子说上天自有安排,有人担任,并非推举友仁师弟担任玉皇大帝呀!”

“哎,姜尚,这大概就是上天旨意吧。你也不想想,当天是封神大典,你作为封神大祭师金口一开,“上天自有安排,友仁担任”,刚好你师弟友仁也在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姜子牙见元始天尊如此说,感觉再说下去也是自讨没趣。

且木已成舟,无法改变,只好悻悻然别过元始天尊,回到镐京。

周天子见姜子牙自封神大典后黯然失色,明白其原因,故此说道:“臣相休要烦恼,天上没有你的神位,我封你为当朝相父,永享人间荣华富贵。”

姜子牙苦笑道:“多谢大王挂心,封不封神子牙本没在意。”

但内心无限酸楚,不知向谁诉说。

此时,黄门报告:“大王,丞相,天上忽然降下神旨。”

“啊,什么神旨,待孤看看。”

武王打开神旨,见上面写道:“玉皇大帝敕令,姜尚功劳卓著,封为太公,凡所到之处,诸神回避。”

姜子牙见状:“山呼万岁,接过神旨。”

第二年,武王驾崩,文王即位。

一日早朝,文王不见姜子牙上朝,问道:“相父今日为何不朝,众卿家是否知道原因。”

众人均摇头表示不知。

此时,丞相府派人来,递上书简。

文王看了大惊,原来,姜子牙已经挂冠而去,不知所踪。

文王在城乡各处张贴文告,寻找姜子牙下落,但犹如泥牛入海,毫无下文,只好作罢。

姜子牙到底去往何处,是否复出?欲知后事,请看下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