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田园萌宝:农家俏厨娘 > 第446章 酥肉油茶豆腐脑

第446章 酥肉油茶豆腐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田园萌宝:农家俏厨娘!

桃花美人的东家姓王,闺名美人,家在江南,以前家里就是做胭脂水粉的生意。

王家在江南豪富,王美人的爹娘和族里闹了矛盾,所以二人才带着她一起,来到京都生活。

闹矛盾的原因很简单,王美人的爹娘无子,只有她一个女儿,族里的意思是,不可断了香火,要么在族中过继,要么再纳一房小妾。

两个选择,王家爹娘不接受,果断地举家搬迁到京都。

王美人对制造胭脂水粉上有天分,靠着自己捣鼓,建立了桃花美人,并且生意相当的火爆。

方芍药想起王美人教导青杏的思想咂舌,原来大齐也有如此豪爽的女子。

靠着自己的本事赚钱,不用男子养活,的确有底气。

“芍药,这是我做的胭脂皂,送给你。”二人性子相投,一来二去就混熟了。王美人经营好多家店铺,还把其余人同行挤得没生意,应该是个精明善于算计的性子,可实际接触下来,方芍药得出结论,此人是傻

大姐一个。

王美人最喜欢做手工,胭脂皂是她的新明,刚做好五块,她大方地送方芍药两块洗脸。

乳白色的皂块,里面还有些许的花瓣,散着牛奶和花香杂糅的味道,洗脸,沐浴,都很滋润。

这是新品,每块卖一两银子,实际的成本很低。

对方抛出愿意交好的橄榄枝,方芍药也不好装高冷,热络地聊在一处。

“美人,你要啤酒做什么,你好这一口?”

方芍药说着,王美人垮下脸,也不晓得爹娘咋起的名字,每次被人叫,都有被调戏之感。

“我爹爹最喜欢去问神串店,隔三差五去喝啤酒,有一次回来喝多了,把啤酒壶里的酒全洒我头上了。”

王美人无奈地形容一下她爹的神操作,和酒鬼讲不了道理。

被泼酒后,王美人赶紧沐浴,洗头的时候,现头竟然意外地顺滑,思来想去,原来是啤酒起到作用。

而后,她偷偷去了问神串店两次,每次能带出来的啤酒限量。

王美人给家里的下人做实验,众人都表示用啤酒洗头好,以往有的白色的头皮屑不见了,头柔顺,还带着麦香味。

“比起皂角,澡豆,啤酒洗显然更好,但是这个有保存期限,我就想着看看能不能做出啤酒皂。”

王美人指着方芍药手中的胭脂皂,就类似这种,做好以后,保存的期限久,洗头直接打上去,用水冲洗就好。

“那你就去找冯春,他负责啤酒上的买卖。”

方芍药写了一张字条,让王美人直接和冯春接洽。

大齐讲究身体肤,受之父母,若是女子剪头,会被当成绞头当姑子,想不开。

头长了不好洗,营养跟不上,干枯分叉,方芍药会用剪刀偷摸修剪一下。

若是有好一些的洗露,她第一个支持。

方芍药没少因为头的问题苦恼,又没有剪短被当成异类的勇气,只能勤洗头。

大多数女子,都是月余洗一次,平日头上抹着保护的头油,看起来油腻腻的,一点不清爽。

……

从铺子离开,方芍药直接回到府里。

到了年根底下,家里的几大铺子都要核对账本,掌柜,账房,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

自家的账本已经改良过,列出表格,但是大齐的数字,肯定不出阿拉伯数字方便。

方芍药不是没想过推广,只是这样一来,越吸引人的眼球,她注定不能低调。

千百年来,人的习惯已经养成,不是说打破就能打破,在采用新式记账法,方武一个老账房,都出了不少的错误。

等养成习惯,用时太久,费时费力,而方芍药认为复杂的数字,对方武来说简单,只需要一个算盘就好。

通过这件事,方芍药明白一个道理,不要固执地以为自己比大齐人先进,而存了轻视的心思。

这里的工匠,制作精良,就连药物,对她来说都那么的奇幻。

生死人,肉白骨,对于鬼医来说,有些夸张,但是很多疑难杂症,包括恶性肿瘤,在鬼医手里,简直不在话下。

冬日里,天黑的早些,家里下人在整理库房,管事帮着置办礼品,和家里有来往的,基本都要或多或少地送上一份。

这是在京都过的第一个年,遵从京都的习俗。

府上把晚饭推后一个时辰,正好赶上掌灯时分。

方芍药刚回院子,热菜热饭全部端上。

有饭菜,还有小碗的豌豆杂面条,全部是麻辣重口味为主,几乎看不见清淡的。

府上下人没有那么能吃辣,厨房那一直为方芍药开小灶。

片刻后,萧铁山又拎着一个食盒进门,吸引方芍药的注意力。

“夫君,你手里的是什么?”

方芍药咽了咽口水,盒盖扣着,她看不见里面,却能想象,一定是好吃的!

自从怀孕后,胃口一天比一天好,不仅馋嘴,还分外地矫情,不喜欢吃重复的东西。

还好大齐饮食文化底蕴深,萧铁山满足自家娘子的小要求,变着花样地做东西。

有时候他做,有时候大厨房的人做,他若忙,就花钱请人进府。只有食材在府里提供,才能保证新鲜卫生。

“娘子,你肯定没吃过,这是巴蜀一带的小吃,名叫酥肉油茶豆腐脑。”

萧铁山打开食盒,见自家娘子紧盯着,勾了勾唇角,介绍道,“这是配着油茶的老面饼,里面有鸡丝,辣椒和油炸花生米。”

豆腐脑,方芍药吃过,普通常见的,但是把酥肉,油茶和豆腐脑混合在一起的吃法,还有几分新鲜。

油茶豆腐脑,大骨汤底高温汆烫豆腐脑打底,加酥脆的馓子,鲜辣的红油,层层分明,吃的时候可以分层,也能搅拌在一起。

方芍药夹了一块酥肉,眯着眼睛,享受地竖起大拇指。

随后,她又把馓子泡到其中,让酥脆的馓子沾染上辣椒和油茶,更加入味。

老面饼外面白嫩松软,里面更加麻辣鲜香,丝丝分明的鸡丝,炸得通红的花生米,这吃上一口,就停不下来了。

方芍药胃口好,萧铁山深感自己的努力没白费,别看就简单的一碗油茶豆腐脑,一个老面饼,他没少出力。

擅长做巴蜀一带美食的厨娘,是萧铁山让手下从巴蜀请来的,做的最正宗,原汁原味。

那厨娘一开始不愿意远离故土,还是萧铁山承诺给厨娘送院子,她这才拖家带口地全家前来。

不过,这一大家子没白来。

夫妻俩开小店的,厨娘做这些小吃食,最为擅长,而他男人,也是大酒楼的厨子,可以做正宗的大菜。

萧铁山不喜邀功,因而方芍药根本不知道,他为自己做了那么多。

吃饱喝足,天色完全地黑下来。

屋里燃着炭盆,方芍药懒洋洋地躺在沙上,深深地吸一口气。

每天品尝美食,无所事事的感觉也不错,在处理一两件麻烦事后,她又想闲下来了。

萧铁山认命给娘子看账册,看一半,他偷瞄方芍药。

来京都半年多,娘子有身孕,明年这个时候,家里就多了个爱哭闹的小不点,一家人的日子更加充实。

虽说一路走来不平顺,不过一直都是朝着好的方向展。

鬼医早已得知即将降生小娃的性别,可萧铁山不想知道。

鬼医很不理解,时下人重男轻女,有儿子继承香火多好,难道萧铁山是怕不是儿子会失望,所以并不想问?夫妻俩都一个样,谁也没有提出这个问题,甚至表示,一点不想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