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杨昭:父皇放心,不会出现任何变故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隋唐:开局大雪龙骑,诛杀高丽王!
长安,例行朝会。
寒冬将至,天色亮的很晚。
而且早上寒风冷冽,让人感到刺骨的寒冷。
不少文武搓着手上了马车,迅速前往大兴宫。
就算再怎么冷,他们还是需要按时参加早朝。
众文武通过承天门后,迅速抵达大兴殿主殿。
并且按文武两列站定,等杨广的到来。
杨广不久之后,就从侧门通道走了出来。
「臣,参见陛下。」
众文武齐声高呼。
「免礼。」
杨广淡淡说道。
杨昭则是站在百官首位神色平静,似乎感觉不到寒意。
「寒冬要到了,各地情况如何?」
杨广问道。
「回陛下,今年从远征大捷之后,就是顺风顺水,并未有什么变故。」
虞世基出列回道。
「很好。」
杨广满意的点了点头。
「陛下,不过有不少百姓,应该难以度过寒冬啊。」
这时候,裴矩开口了。
「为何?」
杨广问道。
「因为叛军的原因,不少百姓流离失所,乞丐也多了不少。」
裴矩解释道。
「发布的耕田政策,还不足够让他们动起来?」
杨广皱眉,神情甚是不悦。
其实这一点他早就知道,但当初杨昭制定的耕地政策,应该可以解决才对。
排开一些好吃懒做的人,也不至于会有那么多人成了乞丐。
「陛下,这部分人有些特殊。」
虞世基欲言又止。
「有什么特殊的?」
杨广不满的问道。
「他们没有行动能力,都是废人。」
虞世基还是说了出来。
这样的人还不少,就是因为战争的缘故。
听了这话,杨广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的确可以理解。
废人是不能耕作,完全没有生存能力的。
这样的人多起来,也难以处理。
以往的时候,肯定不会说这些人的处境。
但隋室才收回不少民心,若是一个寒冬过去死了不少人,难免民心动摇。
考虑到这一点,虞世基他们才说了出来。
「昭儿,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理?」
杨广问道。
「救济。」
杨昭想了想,吐出这两个字来。
「救济?」
杨广皱眉。
这需要耗费不少钱财和人力,将精力放在这些事上,多少有些浪费。
这也是杨广皱眉,和犹豫的原因所在。
「是的,父皇可以让地方县令将这些人集中起来,提供一个住处和柴火就行。」
杨昭解释道。
「殿下,如果真这样做,人数可是相当庞大的啊。」
苏威提出了质疑。
「不一定所有人都要,至少品德不错的人可以用,至于其他的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便可。」
杨昭回道。
毕竟这些乞丐有不少,都是腿脚健全之人,只是有些懒惰罢了。
这样的人,救他们有什么用?
而且放任他们也不会死,这样既减少救济人数,也可以稳定民心。
「何况大隋向来有这些制度。」
杨昭淡淡说道。..
救济的制度,从先秦就有,只是主要针对于官员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算,也有部分是针对于百姓。
但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候,这样的制度形同虚设。
之前的大隋因为内忧外患,有不小的开支。
救济制什么的,自然顾不上。
现在不同,元气正在恢复,而且宇文家和赐姓杨家的财产可不少。
完全可以用来,支撑救济。
「只要挺过这个寒冬,就可以完全获取民心,明年开春一切都会变好。」
杨昭说道。
以大隋目前的底蕴,想要办到这点并不困难。
「可是...」
其余文武均有异议。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这样太浪费了。
毕竟废人对大隋没有半点用处,他们宁愿就救济生活贫苦,但可以度过寒冬的人。
「好,那就按太子所言去做。」
谁曾想,杨广直接定了下来。
可见他对杨昭的信任,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诺。」
众文武就算有异议,也不在提出来。
因为那么一件小事情,和皇室唱反调,完全没有必要。
特别是杨昭,是一个完全得罪不起的存在。
「陛下,高句丽那边似乎有异动。」
这时候,兵部尚书李圆通说道。
「什么?」
杨广神色不悦。
高丽郡才建立没有多久,经过了劳工营的事情,竟然还有人敢乱来?
「父皇,杀之。」
杨昭拱手道。
「好,传令给于仲文,让他灭杀那些不老实的人。」
杨广下令。
「陛下,可是兵力方面...」
李圆通有些为难。
留在高丽郡的兵力不多,一旦乱来后果不堪设想。
「无妨,有安北那边作为支撑。」
杨昭说道。
「对对。」
李圆通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附和道。
「李卿家,对此可还有疑问?」
杨广看着李圆通问道。
「臣没有疑问。」
李圆通连忙回道。
「其余卿家,可还有什么异议,或者什么事情?」
杨广扫视众人问道。
「臣,并无异议。」
众文武齐声回道。
「退朝。」
随即,在杨广示意下,裴矩出列高呼一声。
杨广起身,朝着侧门通道走去。
「臣,恭送陛下。」
众文武躬身拱手道。
等到杨广彻底离开,众文武才相继从大兴殿离开。
杨昭离开后,径直前往了大兴殿次殿,帮着杨广处理政事。
「昭儿,这寒冬会不会出现变数?」
下了朝堂,杨广忧心忡忡的问道。
现在也是平叛的关键时刻,加上这个寒冬,他总有种不祥预感。
「父皇放心,不会出现任何变故。」
杨昭非常肯定的说道。
寒冬能够影响的,也只是行军打仗的难度而已。
而且北地和南方,基本上不会发生什么战事。
就算有,也就是叛军之间的内耗,还有李家和刘武周的相互消耗罢了。
等到隋军出手的时候,定然可以迅速消灭内耗的萧铣。
至于李家那边,杨昭有的是办法对付。
没有自信,杨昭是不会说这样的话。
「好。」
杨广也是相信杨昭的,那眉宇间的忧愁,顿时就减弱了不少。
随后父子二人,便安静的处理奏折。
直到天色黯淡,所有奏折也处理完毕,二人才从大兴殿离开。
之后杨昭就叫上了花木兰和长孙无垢,前往后宫享用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