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躺赢的科举人生 > 第38章 扶摇直上

第38章 扶摇直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躺赢的科举人生!

常松回永昌伯府送了信,修整一番又带着人来宫门口守候着。

一直等到日暮西斜,永昌伯才从宫门走出来。

“伯爷,快上车。”

常松见他脸色还好,便笑道“老夫人和伯夫人都高兴坏了,家里头定是准备好了饭菜,就等着伯爷您回去。”

永昌伯上了车,才吐出一口气“回家吧。”

“好嘞。”常松亲自驾车,调转了方向。

谁知马车刚驶到了城南,永昌伯忽然道“停车。”

“伯爷”常松奇怪问道。

永昌伯却直接跳下车“你在这儿等着。”

常松不放心,但见他坚持也只能留在原地。

永昌伯直接上了旁边的酒楼,打开沿街的包厢,便瞧见那个倚窗喝酒的男人。

“呦,回来了。”孟青霈招呼道。

永昌伯走过去,抢过他的酒坛灌了一口“你料到我会这时候回来”

孟青霈笑道“年前不回来,这开年的大戏怎么唱。”

“怎么,瞧你也不那么高兴。”

永昌伯叹气道“原以为能一击即中,可惜了”

“没有真凭实据,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倒不如先退一步。”孟青霈也说道。

永昌伯便道“圣人对太后一脉有所不满,但不足以大动干戈。”

孟青霈嗤笑道“咱们这位皇帝,可真是位圣人。”

永昌伯听见他语气里的嘲讽,忍不住有些皱眉。

孟青霈又道“左右你此行的目的也达到了,剩下的不如交给宸妃。”

漳州是钱圩的管辖地,如果钱圩没死,自然是罪大恶极,可现在他早死了。

宸妃和二皇子备受盛宠多年,自然也不是好对付的,肯定会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

即使如此,赵骏心底也并不如何轻松“我早知道大皇子不是善人,可没想到他会枉顾百姓性命。”

“百姓的性命在他们眼底算得了什么。”孟青霈嘲笑道,“永昌伯啊永昌伯,你怎么变得这么天真了,这个道理,不该早早明白吗”

赵骏也只是一时感慨,很快便收敛了心思“这次还要多谢你,要不是你出手相助,只怕是有去无回。”

孟青霈晃了晃自己的酒坛子,笑道“不用谢,我对报酬也很满意。”

赵骏忍不住挑眉“你与我侄儿相处的如何”

不等他回答,又说“安儿虽然早慧,但到底年幼,你体谅一些,不要老捉弄他。”

谁知一听这话,孟青霈就哈哈大笑起来。

赵骏不解“你笑什么”

孟青霈便道“行了,你家老夫人也该担心了,你早些回去吃团圆饭吧。”

赵骏见他继续坐下来喝酒,不禁劝了句“你既然不回孟家,为何不留在永昌伯府。”

“我自有我要等的人。”孟青霈笑道。

见他坚持,赵骏拱了拱手,下楼上了车。

看着马车遥遥远去,孟青霈喝了一口酒,正巧这时候小金不知道从哪儿野回来,跳到了他身上。

孟青霈摸了摸猫背,被抓了一下也不生气“瞧,我等的人也来了。”

这一次永昌伯没有再停,而是直接回到了永昌伯府。

自从接到了消息,刘氏早早的派人在门口等着,赵骏一回来,伯府的人就都知道了。

刘氏亲自给他宽衣端水,伺候着梳洗了一番,才道“母亲说夫君一路回京,定是风尘仆仆,让不必急忙去请安,先歇一天也无妨。”

赵骏擦了把脸,顿时清醒不少“母亲体恤,不过路上已经歇了一会儿,倒也不累。”

刘氏便知道他肯定要过去请安的“那不如过去一块儿用饭,也好让母亲安心。”

“正巧今天孩子们也都在。”

赵骏果然答应下来。

刘氏又把最近京中发生的事情一一道来,主要讲了寿国公府拿个庶女出来结亲的事情。

赵骏皱眉“他们倒是打着好主意。”

“你回绝的对,衢儿的婚事我心底已有打算。”

刘氏一愣“不知伯爷看中了谁家姑娘”

赵骏却说“还得再等等,若是衢儿能高中,这桩婚事十有**是能成的。”

刘氏心底一动“莫非是”

“你知道就好,这事儿先别往外说,不然一旦不成,反倒是要成仇家。”

刘氏自然忙不迭的答应下来。

自从知道永昌伯回来了,几个孩子也忍不住兴奋起来。

赵云安也有些深思不属,不知道大伯的差事办得顺不顺利,为什么在这时候回来。

一直到摆了饭,赵骏才终于出现。

“爹爹”赵月瑶惊喜的叫道,飞快的跑过去想扑到他怀里。

刘氏一把抓住女儿“莽莽撞撞像什么样子。”

“无碍的。”赵骏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发。

赵月珊晚了一步,委屈的抿了抿嘴,只眼巴巴的看着赵骏。

“母亲,孩儿回来了。”赵骏行礼道。

赵老夫人也已经红了眼眶“回来就好,明日能吃一个团圆饭,要不然缺了你,家里头大伙儿都觉得没滋味。”

“让母亲担心了。”

赵骏落了座,又看向屋内的孩子们,此刻赵云衢和赵云昇也被叫了回来,整整齐齐的站在他面前。

赵骏扫了一圈,见他们都精神抖擞,心底很是放心。

“安儿过来,让大伯看看。”

赵云安哒哒哒跑过去“大伯。”

赵骏打量着他“长高了,但是瘦了,是不是没有好好吃饭。”

越小的孩子长得越快,才几个月的功夫,瞧着就大不一样了。

“我有好好吃饭,娘说我是快长大了,所以才会变瘦。”

“大伯也瘦了,待会儿您多吃一些,咱们都争取胖回来。”赵云安道。

赵骏气色还好,但脸上带着疲倦,人看着也瘦黑了许多。

赵老夫人心疼儿子,吃完了饭,也不留他多说,赶紧的让他回去休息。

其他人也陆陆续续散了。

家里头四位少爷,除了赵云安之位,其余如今都住在前院,一齐回去了。

几个姑娘倒是都跟着赵骏和刘氏走,一路上赵月瑶叽叽喳喳的说话,最后还是刘氏说“你爹爹累了,有话明日再说。”

赵月珊沉着脸回去,就瞧见红姨娘堵在门口问“你爹爹呢”

赵月珊没好气的坐下来,揪了一把兔子的耳朵“在梧桐院呢。”

红姨娘顿时叹气“没见过这样的当家主母,就知道霸占着伯爷。”

“明明老太太把孩子们都叫过去了,偏不让我去,还不是怕伯爷惦记着我。”

“你也是没用,不知道讨好伯爷,让他想起你娘来吗”

赵月珊听了心底不舒服,嚷嚷道“姨娘就知道怪我,爹爹的事情,难道当女儿的还能做主。”

另一头,赵月莹也已经回到了屋内。

林姨娘拉住她手问“可见着伯爷了,伯爷气色可好”

“看着还好,祖母担心爹爹累着,吃完饭就让他回来休息了。”

林姨娘松了口气“那就好,你爹爹平安回来,我们也能安心了。”

金氏拉着赵云安走回去,路上也说“你大伯回家了,这回老太太也能安心了。”

“之前都说瘟疫已经好了,可人没回来,总觉得提心吊胆的。”

赵云安点头道“是啊,大伯回到家,大家都能安心了。”

若说赵老夫人是永昌伯府的定海神针,那赵骏就是伯府的主心骨,他不在,即使伪装的再好,终究是不安心。

赵云安琢磨着,大伯这次能顺利回来,漳州的瘟疫解决了,那可不就是立了大功。

立了大功,指不定皇帝还会有赏赐。

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夜之间,永昌伯府就成了热饽饽。

永昌伯回来的第二天就是除夕夜,永昌伯府越发的热闹。

赵云安也是穿越之后才知道,古代人对于过年的重视。

从进入腊月开始,刘氏作为主力,金氏都被拉去帮忙,光是置办年货都花了不少时间。

刘氏还让三个女儿都在旁边看着,并未让她们直接上手,但多少学一些。

对外要人情往来,对内要置办年货,年底还得盘账,将庄子上,铺子上的年例和银子收回来,这也是极为花精力的。

赵云安曾帮着金氏看了一会儿账本,也感叹里头的弯弯道道太多,不熟悉根本玩不转。

很快,永昌伯府从里到外,都被洒扫的干干净净,一派新气象。

等到腊月三十,重头戏又来了。

这一日,赵老夫人得领着伯府有诰命的眷属,进宫向太后以及皇后朝贺。

别以为这轻松,从上妆,但穿戴朝服,再到进宫朝贺,一个流程走下来,至少也得晌午时分了。

赵云安有幸见过赵老夫人和刘氏的朝服和发冠,瞧着都是沉甸甸的,穿戴整齐至少有十几斤重,实在是难为她们。

金氏倒是羡慕的很,她身上没有诰命,是不得进宫的,眼底忍不住的艳羡。

赵云安见她看得两眼冒光,便压着声音说“娘,等我大了考中状元,也给你赢一个诰命当当。”

金氏心底感动,又觉得好笑“你以为状元是那么好考的吗”

“为了娘,我定然全力以赴。”赵云安笑道。

金氏却说“那我可等着了。”

花开两支,这头赵老夫人带着刘氏进宫朝贺,永昌伯府也收到了皇帝的恩赏。

赵云安也是长大一些才知道,原来所谓的恩赏,是礼部根据官员的职位,品级,以及当年的评定,按照规矩一一定下,然后呈给皇帝批阅。

皇帝准了,礼部便会安排下来。

恩赏也并不是礼部直接派人送上门,而是需要各府派人去礼部请回来,今年便是赵云衢带着人去请。

例行的恩赏并不算多,一个朱红色的小布袋子够装,上面写着皇恩永赐四个大字,甚至还有礼部的封条和印记。

赵云安心底好奇,挤在赵云衢身边仔细看。

封条上是蝇头小子,密密麻麻的写着永昌伯府的恩赏,以及对接的值班人员。

赵云安忍不住感叹道“原来这般仔细,这样就不怕弄错,或者有人多拿了。”

赵云衢笑道“朝廷的恩赏,谁人敢乱拿多拿,那可是要丢脑袋的。”

赵云安却指着上头的字说“那为什么要写的这么仔细,肯定是以前发生过,所以现在才会这般仔细。”

赵云衢一听,无言反驳。

恩赏的银子不多,更多的还是象征意义,如果连份例都没拿到,那久等于是被皇帝厌弃,将来的日子就难了。

领了恩赏,伯府的大大小小还得等到赵老夫人和刘氏回来。

果然等到了快晌午时分,赵老夫人才终于回家。

但这还没完,年三十最重要的祭祖刚刚开始。

永昌伯府的祠堂就在伯府最里面,是一栋独院,一看大门便知很是气派,更难得是祠堂内挂着一块金匾,那是太祖皇帝赐予永昌伯府的,上面写着长乐永昌。

祠堂里边此刻也是灯烛辉煌,锦幛绣幕,赵云安每次进来,抬头看着一列列的牌位,都觉得心生敬畏。

当然,除了逢年过节祭拜的时候,但凡开祠堂,那就没好事。

因为平日里都关着的缘故,即使里头点上了炭盆,也总显得比外头还要冷。

赵云安搓了搓手,可不敢在这时候乱来,乖乖的站在赵云平身边,保持着庄严的表情,一跪一拜都极为标准。

只是自家的祭祖,却也有诸多的规矩,以前赵云安还小,献帛捧香都用不上他。

但是今年不同,赵骏觉得大侄儿既然已经开始读书,那就是半个大人,所以让他来捧香。

赵云安绷着脸,生怕自己一个不好,闹出笑话来,到时候大伯再疼他,肯定也得好好揍他。

幸亏一切顺利。

一全套下来,赵云安不过捧个香,都觉得手脚发软,累的不行,更别提负责主祭的赵骏,负责副祭的赵云衢了,几个哥哥都各有各的安排。

男丁受累,女眷也不轻松。

单单是供祖传菜一样,从里到外,一趟一趟的来,看着都觉得精疲力尽。

赵老夫人年纪大了,已经吃不消传菜,如今站在供桌旁边的是刘氏,赵云安见大伯母额头都是细汗,暗道当家主母真不容易。

这个当头,丫鬟小厮们是不许进入祠堂的,他们只能站在门槛儿之外。

因为赵家人丁单薄,如今只剩下赵骏和赵弛两支还有人,倒是衬得祠堂里头冷冷清清,祠堂外面花团锦簇,连院子里的小道儿都塞满了仆人。

终于祭祖完毕,一群人回到如意园,才算是彻底松快下来。

赵老夫人含着笑,坐在上首。

由赵骏带头行礼磕头。

赵云安小时候最喜欢这一项,因为磕了头,就是讨要压岁钱。

果然今年也一样,赵老夫人连声喊起,将事先准备好的小荷包递给他们。

“谢谢祖母。”赵云衢朗声道。

赵老夫人乐呵呵的,孙儿孙女一个没拉下,连孙素心也收到了一个。

“吉祥如意,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孙素心鼻尖一红,上京之前,她心底多有惶恐,可入京之后赵老夫人对她极为体贴,日子甚至比父母活着的时候都要痛快。

孙素心忍住酸涩,连声道“多谢外祖母,也祝外祖母福寿延年,喜乐安康。”

赵老夫人又拉过赵云安,搂着说“这是给安儿的,不过安儿得先说几句吉祥话,不然祖母可不依。”

赵云安立刻朗声道“祝祖母一帆风顺、两全其美、三阳开泰、四海升平、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七步成诗、八珍玉食、九转功成、十全十美。”

赵老夫人被逗得哈哈大笑,搂着他道“瞧瞧这机灵劲儿,不过安儿,其他的倒也罢了,七步成诗对祖母来说可太难了。”

赵云安不好意思的笑起来,他实在是没想到其他的。

赵云衢便在旁边道“不如换成七星高照。”

赵云平也说“我觉得七窍玲珑也不错。”

赵老夫人笑着塞过去荷包“都好都好,有你们几个在,祖母天天都跟过年似的高兴。”

赵云安也乐呵呵的“祖母高兴,那安儿也高兴。”

不只是赵老夫人发压岁钱,永昌伯夫妇和金氏也是要发,在场的孩子每个人都能收四份。

荷包虽小,但里头装着的都是金锞子,赵老夫人的是如意锞子,永昌伯的是八宝连春,刘氏的是海棠,金氏的是花生。

不提金子,光是打造的样式都是极为精美的。

赵云安收了荷包,交待柳心放好,几年下来,光靠压岁钱他已经成为小富翁了。

赵云平塞进口袋,很不想交给丫鬟保管,因为给丫鬟了,等于给了刘氏,到时候入了账他要花用,还要通过亲娘的同意。

只有今天当着众人的面,他藏起来了,刘氏也拿他没办法。

果然,刘氏对儿子的小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红姨娘倒是想收了儿子女儿的压岁钱,但她也不敢,要是这会儿闹腾,可是犯了忌讳。

发完了压岁钱,才算是等到了年夜饭。

永昌伯府的年夜饭也极为丰盛,家里头的人都是按照各自的位次入席,一起吃年夜饭,吃完了还会换成一桌点心瓜果,好让他们边吃边守岁。

旁边孙素心等几位姑娘,正在说今年年夜饭是“合欢宴”,赵云安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只觉得里头的吉祥果、如意糕味道都不错。

一时间永昌伯府内,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就在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忽然有丫鬟进来“老太太,伯爷,伯夫人,门口来了宫中内侍。”

赵骏一愣,连忙率人起身迎接。

皇帝的赏赐,赵家大大小小都得出去迎赏,那是一个都不能拉下的。

欢声笑语都是一收,若是衣裳弄脏了,还得赶紧换一身干净的。

赵云安被金氏拉着,等看见赏赐是一匣子糕点的时候,顿时囧囧。

合着他们中断了年夜饭,兴师动众的出来,只是因为皇帝在宫里头吃年夜饭的时候想起,将自己吃剩下的赏赐了下来。

可这在其他人的眼中,显然是无上的荣耀。

往年的时候,永昌伯府也只能拿到礼部准备的恩赏,可从未领到过皇帝钦赐。

赵骏恭恭敬敬的接了赏赐,又请那内侍进府坐坐。

他心底明白,这定然是皇帝对漳州的事情满意,所以才会特意赏赐。

内侍却客客气气道“咱家还得回去复命,不能耽搁。”

说完又看向赵云安“这位就是赵家七公子吧,陛下说这孩子打小爱吃栗子糕,里头有一叠栗子糕,是陛下专程为小少爷赏赐的。”

赵云安只得硬着头皮谢恩。

恭送了内侍,赵骏才带着人回如意园,既然赏赐的是吃的,陛下又留了话,自然是要吃的干干净净的。

从宫中到永昌伯府不算近,天气又冷,匣子里的东西早就冷透了。

幸好皇帝赏给永昌伯府的是糕点,这东西冷了也还是能吃,且御膳房的手艺精湛,味道居然很是不错。

若是有人家分到鱼的话,恐怕是又冷又腥了。

此刻他还不知道,今年寿国公府分到的就是一盘子鱼,还是断头鱼,吓得寿国公差点没连夜进宫谢罪。

赵云安也得到了自己专属的一盘子栗子糕,说实话这东西热乎乎才好吃。

他尝了一口,御膳房的手艺不合他口味,太甜太腻了,结果一抬头,几个哥哥姐姐都羡慕的看着他。

赵云昇有些酸溜溜的说“陛下竟还惦记得小七呢。”

赵云安挑了挑眉,索性站起身,将栗子糕一人分了一块,因为糕点的数量不多,还得对折一些才够。

金氏欲言又止,但想着今天是吉祥日,就由着孩子去了。

“陛下定然是想起大伯,要赏赐大伯,所以顺带才想到了我。”

“大家一起尝尝吧,这可是陛下的赏赐呢。”赵云安笑盈盈的招呼道。

赵骏含笑看着这一幕“云儿的一番心意,你们都尝尝吧。”

赵云昇低头就是一口,方才看着眼馋,实际上吃到了嘴巴里头也就那样。

“多谢七弟。”赵云衢含笑说着,伸手又把里头一块豌豆糕递给赵云安。

他方才便瞧见了,七弟喜欢吃这一口。

赵云安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来,瞧着哥哥姐姐们都吃的高兴,他忽然觉得皇帝的赏赐也十分不错。

原以为皇帝赏赐一事到此为止,谁知这只是一个开始。

大年初一,永昌伯府的门房打开门,也被外头的情景吓了一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