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薛小苒的古代搭伙之旅 > 第六百四十章她怎么来了

第六百四十章她怎么来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薛小苒的古代搭伙之旅!

十一月二日,夜半下过小雪的清晨,冷风吹得有些刺骨。

薛小苒在改良的棉质中衣外套了件高领羊毛衣,外面是青碧色妆花加棉骑装,还穿了件石榴红缂金丝嵌白狐裘坎肩。

裤子是中裤、羊毛裤加厚实加棉的外裤,穿上羊毛袜套上鹿皮高帮靴。

最后带上她新钩好的暗红色翻边小熊帽,梳上两束马尾,戴上蓝色金刚石镶金耳坠,擦上雪肤膏,抹上润唇的口脂,她朝镜子里扬了扬眉毛,对自己的新造型感到很满意。

虽然,走出房门的时候,感觉自己胖了三圈。

“县主,您穿哪件斗篷出门?”乌兰花跑了过来。

她的穿着和薛小苒差不多,也是毛衣套加棉骑装,外加一件杏黄色貂毛坎肩,乌黑的头发梳了两条大辫子,戴上浅灰色翻边红毛球的毛线帽,耳垂上戴的是一对珍珠耳钉。

同样款式的打扮,因为乌兰花个子高挑,身材修长,穿着一点也不显臃肿。

薛小苒瞧着就是羡慕嫉妒恨……

小个子的哀愁谁能懂,多穿一件都要胖三圈。

“斗篷啊,随便拿一件就好,兰花,你的斗篷做好了么?”

薛小苒踩着昨夜薄薄的落雪,随口问道。

“还没呢,不过我不需要,穿这身一件很暖和了,感觉动一动都快出

汗了。”

乌兰花摸着身上的新衣裳,很是感叹,回想去年这个时候,她在苦岭屯里,全靠一件硬邦邦的,打满补丁的棉衣,硬撑着过完了整个冬日。

在最冷的时节,依旧被撵出去干活的日子,手脚被冻得皲裂红肿,累死累活也得不到那群所谓亲人的一个好脸色。

如今回想起来,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其实,也不过才隔了一年时间。

“一会儿骑马会冷呢。”薛小苒走过来,给她正了正帽子,“兰花很合适戴帽子呢,脸显得好小。”

瞧着她英气勃勃的脸,薛小苒满心满眼都是笑。

乌兰花伸手摸摸脸颊,狐疑道:“戴帽子会显得脸小么?”

“你戴的时候没照镜子么?”

“没呢,第一次戴出门,感觉有点不习惯。”

乌兰花有些讪讪,她虽然钩了好些帽子,可是,她戴着总觉得怪怪的,所以,一直没好意思戴。

要不是这些天,县主几乎天天换着帽子戴,她还真不敢戴出门。

“很好看,真的,要有自信。”薛小苒笑着朝她仰头,“兰花觉着我戴得不好看么?”

“好看,县主戴着很可爱,脸又白又小,看着像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乌兰花真心夸赞。

“哈哈,那不就行了,你戴着也很好看的。”薛小

苒就哈哈大笑。

薛小磊戴的是深蓝色毛线帽,他也是第一次正式戴毛线帽。

平日去书院,戴的多是儒冠,毛线帽太过新奇,薛小磊没好意思戴出去。

今日去马场骑马,姐姐和乌兰花都戴了,他自然不能落后。

“行,挺好的,把围脖也戴上,骑马的时候,风会灌脖子,可冷了。”薛小苒把同色系列的短围脖也给他围上。

脑袋脖子都被包裹着,薛小磊有些不自在动了动。

薛小苒知道他是不习惯,大笑着拍拍他的肩头。

方魁负责护送他们出城,在瞧见戴着各色帽子出现的三人时,表情明显顿了顿。

虽然知道县主开了家经营毛线的铺子,可是,织出来的这种毛线帽戴在头上,总感觉怪怪的。

薛小苒可不管他们奇怪的眼神,还是那句话,新的事物出现,总得有接受的时间和过程。

她起个带头作用,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他们抵达的时候,不早不晚。

昨夜的疏落的白雪,飘洒在马场四周,星星点点,稀稀疏疏。

皇甫连辕骑着黑旋风迎了上来。

“七嫂。”他老远唤了一声。

挂着棉帘的车门打开,露出两张包裹在毛线帽下的小脸。

“……”

皇甫连辕身后还跟着他的两个好友,一个是户部侍郎

家的幼子,一个是国子祭酒的嫡孙。

三人瞧见车内姐弟两人的造型,都有些惊呆了眼。

“七嫂,你们裹得也太结实了吧,一张脸都快看不见了,有这么冷么?”

惊楞过后,是爽朗的大笑声,后面两人不好意思大笑,但也跟着忍俊不禁。

薛小磊先下了车,然后扶着他姐下车。

皇甫连辕三人也跟着下了马。

“你懂什么,裹得严实的对寒冬的基本尊重。”

薛小苒用她戴着手套的手,整理了一下帽子的角度,

“瞧瞧你们,要风度不要温度,连顶帽子都不带,要是耳朵长冻瘃,有你们好受的。”

“……咳,七嫂,我们可没那么娇气,还没到大雪封河的时间呢。”

“是啊,县主,到了大雪时节,我们外出也戴貂皮帽的。”

“现在还没到戴貂皮帽的时候。”

对面三人七嘴八舌解释。

薛小苒哈了口白气,“没到戴貂皮帽的时候,可以先戴毛线帽呀,瞧瞧,很好看的呀。”

她凑近薛小磊,看着他咧嘴一笑,薛小磊原本有些腼腆的脸上,也跟着笑了起来。

姐弟俩一红一蓝的毛线帽,在雪地里瞧多几眼,还真有种越看越顺眼的感觉。

对面三个少年郎面面相觑。

“改天送你们几顶毛线帽,要不要?”

薛小苒笑嘻嘻想把他们争取过来,充当行走的帽子模特。

“七嫂,我家里的绣娘啥都会织。”

皇甫连辕看了看薛小磊包在蓝色毛线帽下的脸,觉着毛线帽好像也不算那么奇怪。

“县主,我娘自己都在钩毛线袜。”

说话的是户部侍郎幼子秦永,与皇甫连辕差不多大,略矮略圆,但脸上经常带笑,瞧着很亲和的一个少年郎。

“我家也是,我祖母闲着没事都在自己织毛线裤子。”

偏瘦长的是国子祭酒的嫡孙王耕书,两人都是皇甫连辕的同窗,经常混在一起玩。

薛小苒听着,就笑眯了眼,“很好啊,回去告诉她们,千丝坊有新的针法和样式,让她们派人去学一学。”

都是她的客户群,薛小苒瞧着他们就倍感亲切。

几人边聊着边往马场方向走。

“明月和慧娘到了没有?”

“慧娘到了,明月还没有。”

皇甫连辕说着,嘴巴不由撇了撇,董明月今天干嘛这么晚。

正说着,清寂空旷的道路上,响起了一阵马蹄声。

众人回眸聚目,刚说到的正主来了。

董明月与她的两个好友正策马而来,让人意外的是,她们身旁还跟着另外一队不同的人马。

“她怎么来了?”瞧见来人,皇甫连辕的脸就沉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