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李郎传 > 第12章 顶上3境(贰)

第12章 顶上3境(贰)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李郎传!

其实小姐也就是吓吓李修阁。她在李修阁识海中留过印记,虽说印记来自未来,现在的小姐倒也可以感知一二。早在陆“通天”接近李修阁时,小姐就察觉了异常,一直观望到现在。

但容叔是记仇了,因为李修阁那一句“今日方知那雾剑容为人如此,实在令人唏嘘”半真半假,属实让他血压陡增。篮子里的海水沸腾一阵,半晌又平息下来。海水状的容叔叹道:“小姐,陆‘通天’不会对修阁不利,咱们就听到这儿吧?”

“闲来无事,再看一阵。”小姐应是来了兴致,双眼紧闭,侧耳听的很是入神。

此刻“祥云”之上,陆“通天”正盘坐云端,口中吟诵书卷。李修阁如木头般站在他身侧,一动也不动,似乎受到了莫大刺激。

忽然,有一道细不可见的传音穿过云层,振荡空气,停在陆“通天”面前。陆“通天”原本没做理会,但传音接二连三地到来,他也只好顺水推舟,将传音抛向李修阁耳畔。

“二郎!二郎!”这是第一道传音。

“可有发现,可遇到麻烦?”这是第二道。

李修阁嘴里此刻还念叨着“要死”,但听到采竹声音,眼神骤然清明,赶紧回道:“我无事,遇到了位*先生。”

“*先生?”采竹以为自己没听清。

“对,*先生......嗯?”李修阁以为自己说的不清楚。但重复一遍后,他发现自己也逐渐记不清楚面前这位究竟是何人。

这......李修阁陡然一惊,明白了些什么。于是他连忙改口:“此处别有一番风景,采竹要上来看看吗?”

“懒得动。”采竹说罢挂断了通话。

“......”李修阁尴尬地甩了甩手,端坐一旁的陆“通天”看着他,忽然笑道:“云来镇如何?”

“嗯......我来此时日尚短,只觉镇上平静安逸,人好风景好,美食也很好。”李修阁想想,又添一句:“‘祥云’来时,又别是一般热闹景象。”

“在我治下,也是应当。”陆先生低头,看向人间,“随我下去走走罢。”

言出法随,李修阁只见眼前物景移换,方才还飘浮云端,此刻已身处闹市。回首望去,“观云楼”还在远处,楼下黑压压的挤满了人,正仰头看着楼顶光芒万丈的祥云。

“好‘祥云’呐。”李修阁赞叹,反正夸就对了。

可一旁陆先生早就不见了。左找右找,不在“老云来”,不在裁缝店,不在小吃摊边,不在钱庄;倒在“观云楼”下角落的一家私塾里见到了。

记得宋婶先前提过,除去李修阁将要开张的那家,这是镇上唯一一家私塾了。听说里头只有几位老学究,古板地很,但“祥云”来的这一日还是放了假。此刻学堂里难得清净,一位黑衣服的老学究在讲台上抄书,陆先生正倚在讲台旁看着。两人一老一少,黑白分明,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老师在教学生笔画。

“错了。”陆先生一书卷拍在老学究手背上,“此处当减一笔,以避我之名讳。”

“是是,老师许久不来人间,学生都快忘了。”老学究也不生气,呵呵一笑,将错字划去。

笃笃。李修阁站在外面,不知该如何开口,只好敲敲门。陆先生没管,老学究倒是看向门外,喊一句:“进来!”

李修阁像个翘了课的学生一般灰溜溜地走进来,顺手还关上了门。老学究看他,有些疑惑:“你是哪家姑娘?不去看‘祥云’,

来我这学堂作甚?”

再定睛一看,赶紧起身道歉:“老夫眼拙,看错这位公子样貌,该当一骂。”

“......”李修阁哪敢骂“通天”弟子,一样抬手作揖:“容貌误会,初次见面在所难免,老先生切勿自责,还请坐。”

“哎。”老学究坐下了,不过陆“通天”还站着,李修阁也不敢坐。只见老学究写完这页白纸,忽然想到了什么,问李修阁道:“不知你是哪家公子,所来何事?”

“哦,晚辈姓李,李氏修阁,正在西街居住。”

“李氏修阁?”老学究似乎有点印象。正回想间,一旁的陆先生提醒他:“就是你先前和我抱怨,要和你抢饭碗的那小子。”

“咳!”李修阁和老学究同时呛了出来,随后二人对视一眼,各有尴尬。半晌,老学究腆着大红脸,小心说道:“都是玩笑话,还请,咳,小李先生勿见怪。”

“哪里的话。”李修阁借坡下驴,“还不知老先生名号?”

“立早章,单名一个勉字。”章老先生顿了一下,看了眼陆先生,接着道:“本镇六位守镇之一。”

六位镇守之一......除去那位应该是八境的镇长,这位章老先生应是五位六境中的一位。不过李修阁还记得采竹提过,云来镇实有八境一人六境六人,不知道章老先生是否知道内幕?

当然,李修阁没直接问,怕戳中老人家伤疤。陆“通天”看出他神色不对,有些好奇:“李氏修阁,你若有疑惑,不妨道来。既在学堂,我便为尔等先生,可以解惑。”

这......李修阁肯定不能把刚才的问题摆出来,但“通天”指教机会难得,他赶紧翻出了几个疑惑许久的问题:“陆先生,我曾在古籍中读到一句‘一山一寺一层楼’,此句放于全篇中,文理似乎不通,或许另有深意,不知该当何解?”

“一山一寺一层楼?”陆先生低头思考一阵,突然笑道:“是《小渔歌》呀。你是雾剑容亲传弟子?”

“......是。”李修阁只能硬着头皮承认了。

“有趣,有趣,你们这一脉,师徒相轻真是常态,着实有趣,却也不失情义。”陆先生抚掌而笑,书卷拍在章老先生头上:“章勉,此后云来镇若有大灾祸,你可去西街请他救火。”

“学生明白。”章老先生抬头看了眼李修阁,又继续抄书去了。

陆先生此时方才停止笑意,问李修阁:“彼时雾剑容传你道法时,未曾和你细讲过?”

“不曾。”李修阁回答得老老实实,“或许师父只当我天资过人,可以自行领悟。”

“你莫要误会你师父。”不知何时,陆先生已经来到李修阁身后。也不知何时,李修阁发现自己已经端坐书桌前,手持鹅毛笔,如章老先生一般开始抄书。耳边依然传来陆先生的话:“这一句,与《小渔歌》无关,只是你师父为了押韵,刻意加上去的。你且抄它一千遍,自然领会其中真意。”

一千遍......也不算多。九境的大修士手也稳的很,虽然不能笔走龙蛇,写字端正大方还是能做到。待第一千遍抄过去,门外尚且风和日丽,未到正午,但李修阁竟莫名睡去,进入了另一种奇妙的状态。

身体动弹不得,眼前却有景色变幻。先是一座山,一座有三个山头的高山。李修阁一见它,便喊出了它的名字。

“小青山......”

正是小青山,李修阁一行从晚村离开,来到外界时所在的山头。此时眼前的小青山除了高耸的壮美外,还有一种奔流不息的澎湃。低头看去,只见大江大河,风云激荡,浩浩入海。

随后眼前景色再变,一座枯灯古寺现于眼前。门前牌匾红字写着“虹源寺”,寺里石佛残破不堪,早被搬到寺外野草丛生之地,随意丢放。但寺中原本石佛所在,本该空无一物,此刻却端坐一人,凭李修阁九境修为也无法看清其面貌。只知是一道人,垂垂伸手,向李修阁眉心一点。

李修阁向后坠去,青山古寺皆消散眼前。只见头顶天光大亮,无数祥云交叠,层层云中,一座只有一层的小阁忽然出现,阁间无数小窗如同眼珠,四处张望,正在寻找惊醒它者;阁门打开,其中一片黑色,两侧门钉却如尖牙利齿,要将擅闯者吞噬消灭!

“醒来!”又是一指点在李修阁后脑,随后一切梦幻皆散去,李修阁昏昏沉沉,半梦半醒,但强打精神:“雨入溪流......”

顿时,李修阁如水雾般爆开,其中散出两团黑点,正与水汽纠缠。陆先生眼疾手快,喝到:“归去!”两团黑点便摇摇欲坠,向内坍缩,归于虚空梦境。

“无事了。”陆先生拍拍水汽,李修阁也趁机凝聚身形,坐在桌前一阵后怕。

“陆先生......”“慎言。”陆先生打断了他的话。

李修阁顿时了然。刚刚自己引来的东西诡异非常,连陆先生也要慎重对待。

此时隔着印记观望的小姐也端坐身形,手中施法,连唱三声:“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觉。”随后捡起花篮,额头微微出汗。

“小姐,是......那两处发现了小姐的存在?”容叔此刻讲话异常小心。

“此刻他们也只当陆渊闲极无聊,出手试探罢了。”小姐摇头,看着不安心的容叔,又加一句:“修阁无事,不必担心。”

学堂之中,李修阁总算缓过神来。他想出言询问,又怕犯了忌讳。不过陆先生知他心中疑惑颇多,问道:“你方才在梦里见到了什么?只说景物,莫提人物。”

不能提人......李修阁噎了一下,想了想说道:“一座山,一座寺庙,一层小楼。”

“见到它们,有何感觉?”

“山......小青山给人奔流不息之感,与现实大有不同。虹源寺虽然破败,却也清净,只是寺中......略显诡异。”李修阁顿了顿,“至于那一层小阁,虽被祥云包裹,但邪性太重。”

“邪性太重?好一个邪性太重!”陆先生忽然放声大笑,吓得章老学究手腕一抖,墨汁涂了整整一页。待陆先生笑罢,他擦擦眼角,朗声说道:“一山一寺一层楼,山是小青山,寺即虹源寺,楼是天心阁。此三者,分别对应‘归海’‘垂虹’与‘通天’三境,亦是三处‘神魂封禁之所’的入口。”

“携一身水汽过小青山,若是有缘,可见山头夕阳垂落,直入‘晚村’;伴虹光而游虹源寺,若无车马劳驾,或可在夜半三更穿堂而过,至‘无穷观’;九境之后,飞入云端,若现一层小阁,推门而入,可见‘天心城’。”

李修阁一句“邪性太重”,让陆先生明显心情大好,说了许多话。末了,他还记得提点李修阁一句:“至于‘神魂封禁之所’,待你第十境,自会明白。”

因为第十境神异“得见神魂”?李修阁觉得自己大概猜到了一些。

解释完了,谈性也消了,陆先生看看窗外风光,忽然轻笑一声:“我去也。”便穿墙而过,再无踪迹。此刻章老学究也是停笔抬头,看着李修阁,笑道:“我这《天外书》多抄了一份,小李先生可需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