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云梦神泽 > 七十八、光禄观

七十八、光禄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云梦神泽!

“你们不觉得不对劲嘛?”华莎一走,夜漓立刻说道:“阴玉这么冷门又邪门的东西,我当初一下子都没想起来,她分明是知道些什么。”她说着咬了咬嘴唇。

时英望着华莎远去的方向,沉声道:“我说过要小心她,她身上可疑的地方太多了,决不是普通人。”

夜漓说:“那你干嘛吧阴玉的事告诉她?”

时英白眼阵阵:“我那是为了试探她...她一直追问,你们什么都不说,又有事要拜托人家,总不能耗在那里吧。”

“切,”夜漓撇嘴:“谁知道她是不是有别的什么目的。”

时英不客气地说:“你不也有别的目的么?我说拜托,那是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互相利用罢了,你利用人家,人家也利用你,公平得很。”

夜漓愠怒,却一时语塞,想不出反驳的话来,只好岔开话题问鹤青:“把二皇子交到她手里,真的安全吗?”

鹤青沉默了一会儿,说:“没办法,我们分不开身,也没有可以藏人的地方。”

“你说她为什么这么做?”夜漓又问,却并没有明说那个“她”意指何人。

鹤青却听懂了:“你是说皇后大赦天下的事?”

“嗯”

“不知道,”鹤青摇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走吧,”他说:“希望可以尽快找出真相,把事情解决。”

说罢,他们四个奔赴光禄观。

光禄观不愧是皇观,整一个烟熏缭绕,香火鼎盛,来往的善男信女不计其数,都快将门槛踏破了,也是,既然西虞皇帝崇尚求仙问道,臣民中的信徒自然也不会少。

进入观内后,为不惹人疑,他们不得不放慢了脚步,观内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也无法匆忙奔走,便装作来观里朝圣的香客,信步悠哉地闲逛。

夜漓随口问了一句:“按西虞的传统,这里的人不是都应该信鬼王么,这位皇帝怎么又拜起神佛来了?”

这时一个中年老道从他们身边经过,无意间听到夜漓的话,停下脚步,双手十合行礼道:“这位居士何出此言呐?”

夜漓反问:“我说得不对吗?”

老道士想了想,抚须笑道:“对,也不对。”

“哪里不对了,”夜漓不服,胜负心起,想与这老道辩一辩理:“难道不是你们皇帝老儿离经叛道,连祖制都可以抛下,一心求那仙人之境,也不看看自己当不当得起,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老道士没想到国境之内,居然还有人敢这么数落皇帝的,于是说道:“登天之路漫漫,其修远兮,道阻且长,非异于常人之意志不能坚持,若为凡人,难免受生老病死之苦,为七情六欲所困,要想跳脱六道轮回,唯有向上,追求超越,乃人之本性,岂非汝之所望耶?”

夜漓听他文绉绉地说了一堆大道理,最后还反问她一句“难道她不想做神仙吗?”说得就像她看似云淡风轻,其实就是假清高,跟吃不到葡萄还说葡萄是酸的是一样的。

这么说话她就不爱听了,出言讥讽:“道长说得没错,可惜这天上的神仙追寻的是命理,是佛量,是天道,不是长生不老,也不是凌驾于六界万物之上,要知道得道成仙只是结果,是在你积德行善过程中收获的意外,而非最终目的,你们的皇帝一个修仙之人,居然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看不穿,修得是哪门子仙呐?身在高位,不好好勤政爱民,岂非本末倒置?”

“你...”老道觉得夜漓蛮不讲理,但似乎又无法反驳,只好说道:“陛下为成仙,付出了很多努力,又岂是你能置喙的?”

“他付出了什么?”夜漓继续冷嘲热讽:“不过就是投胎投得好,做了皇帝,有了这泼天的权势,可以由得他挥霍钱财,大兴土木,为所欲为,置百姓于不顾,天若是收了这样的人,怕是天都要塌了。”

“你!”老道士被气得不轻,吹胡子瞪眼地指着她:“你,你,你怎么敢如此诋毁陛下!”

“我就诋毁怎么了,敢做还不让人说了...”

夜漓只顾自己说得高兴,也不管此行的目的了,还是鹤青及时出声,阻止了她继续口无遮拦。

鹤青礼貌地说:“道长见谅,我这位朋友是个道痴,看那些书经学说看傻了,专爱同人争辩。”

“哦...原来如此,”闻言,老道士的脸色才算是稍稍缓和了一些:“道不辫不明,理不说不清,若只是探讨真理本义,也不是说就容不下不同的声音,每个人对道义的理解不同而已。”

夜漓暗暗嗤之以鼻,这老道士倒是会给自己找台阶下,她冷眼瞧着这道观,除了气派了些,倒也并无甚特别。

这时,竹七的肚子发出一声响亮的声响,他尴尬地挠挠头。

“这一早上的,还什么都没吃呢。”竹七小声嗫嚅。

老道士说:“那正好,膳堂刚刚开饭,你们正好可以去吃,吃完就走吧。”

夜漓问:“为何要走?我们才刚到,还没在你这道观的圣光里好好沐浴一下呢。”

老道士知道夜漓意在嘲讽,也懒得再与她辩驳,只说:“后日鬼祭大典将在此处进行,所以从今天下午开始,道观就要封了,会有礼部的监祭官,功德司的禅师、护法,还有府尹衙门的人来清扫布置祭祀台,准备祭品,演练鬼祭当天的流程以及处理其他一切事宜。”

夜漓:“哦?那我们还来得真及时。”

便是临近饭点,光禄观内还是不断有朝圣者涌入,在灵殿底下,对着三圣像叩拜。

一位看上去年纪并不是很大,头发却已经花白的妇人上完香,跪下来连磕了好几个头,嘴里不断祈求:“祖师在上,我家相公因犯了一点小事,被判入狱,幸而皇后娘娘仁慈,大赦天下,将他放了出来,但他回家的路上,人却不见了,已经一夜未归了,家里人这会儿都出去寻他去了,希望各位圣人能保佑我相公平安归来...”

另有一皮肤黝黑,身躯魁梧的汉子跪求道:“家中小妹,年方二八,刚与人说了亲,人就失踪了,我知道,爹娘要将小妹嫁入商贾世家做小妾,她对婚事不满,小妹性子烈,可不想不开寻了短见才好,求三圣保佑...”

观这些信徒,收入眼中的是人生百态,世间苦楚,叹碌碌尘世,一生苦短,尽是苍凉。

膳堂放饭,每人一碗小米清粥,一碗豆腐白菜,童叟无欺。

只有竹七在认真吃饭,三两口就把粥给喝完了,就跟倒进去肚子里去了一样,夜漓发誓他张嘴的一瞬间,她甚至都能看到竹七尖尖的蛇牙和红信,不禁眼皮翻动,露出眼白。

竹七吃完,还恋恋不舍地舔了舔碗,恨不能把碗都吃下去,时英把她的粥推到竹七面前,说:“我的你也吃了吧,我不饿。”

“真的吗?”竹七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粥碗,馋涎欲滴。

这时,曹杰正端着饭食朝他们走来。

“曹兄?”鹤青道:“你怎么在这里?”

曹杰坐在他们边上,四下张望了一下,招手示意他们凑过来,小声说:“我自然是追着棺材来的了。”

“啊?”夜漓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才问:“你是说安息街失踪的棺材被运到这里来了?”

曹杰点点头,十分小心谨慎:“是这样的,我去安息街走访后得知,那里的棺材铺子不断有棺材失窃,又没有官府愿意管这档子事,日子久了,店主哪里肯一直这样做赔本的买卖,但做丧葬生意的,又不能不卖棺材,于是其中有几家店铺便联合起来,商议着要抓这偷棺材的小贼。”

“其中一个店主想了个办法,将几家的棺材都归拢到一个大屋里,派人日夜看守,偷盗之人遍寻安息街也找不到几副棺材,只能去这个地方下手,守了几日,果然没多久,在一个夜晚,吱呀一声,大屋的门被打开了,似乎有什么东西探了进来...”

曹杰说得绘声绘色的,让人不由得沉浸到情境之中,仿佛就身处在那个昏暗又摆满了棺材,阴森恐怖的房间里似的。

“留守之人不知对方来历,不敢出声,只躲在暗处,看对方抱起一口棺材,接着他就被吓到了,牢牢捂着嘴,差点憋死,原来这名偷盗者没有影子,在月光的映射下,对面墙上,只有竖起的棺材留下的倒影,但是却看不到那偷盗者的影子,就好像棺材长脚自己走了一样。”

“而且偷盗者竟然不止一个,在夜幕的遮掩下鱼贯而入,一个接一个,高矮胖瘦都有,样子奇形怪状不说,进门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打滚进来的,爬进来的,还有飞入的,进来就贴在房顶上,跟蝙蝠一样,过来一会才从屋顶上掉下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房顶上落下一坨烂泥,直到这坨烂泥拖着棺材动起来,才发现原来是个会动的...”

夜漓与鹤青互相看着对方,面露难色,夜漓说:“呃...该不会是那个看管棺材的人看错了吧,这黑灯瞎火的,或者是他监守自盗,与那偷盗者串通一气,然后编了这么一个故事。”

“不会,那看守之人在大屋里躲了一夜,偷盗者全都走了,他也不敢出来,直到天大亮了,几家店主走进屋内,看到他还抱着个桌脚,捂着嘴坐在地上,似乎是吓傻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断断续续把昨晚看到的事给说了出来。”

“你们说那些偷棺材的究竟是什么东西?”曹杰问:“莫非...是妖怪?”

“曹兄多虑了,”夜漓道:“这世上哪有妖怪啊?你见过么?”

曹杰愣了愣,随即摇头。

“那不就是了,”她继续打马虎眼:“我看一定是有人想捣鬼。”

“后来呢?”鹤青又问他:“曹兄怎么会到观里来的?”

曹杰继续说道:“后来有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走到几位店主面前,掷了个钱袋子给他们,随后一言不发地走了,店主们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是一袋子错刀。”

夜漓问:“错刀是什么?”

曹杰解释:“错刀是一种钱币的别称,西虞和中原一样,除了可以用金银做交易,官方还会自铸钱币,因为钱币的样子像暗器中常用的那种小飞刀,因而得名。”

“哦,那就是拿了棺材,给钱了呗,那也算不得偷。”夜漓说。

“怪就怪在这里,”曹杰压低了声音,极为神秘:“错刀是一种极为古老的钱币,因为铸造工艺繁琐,现在早就不用了,官府也不会再制造这样的钱币,一般回笼到皇库之后,就会被销毁并重新熔铸,当然民间也有不少人家还留着错刀钱币做纪念,正因为不再流通,这些钱币才有了收藏的价值,但是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错刀,实属罕见呐!”

“我也是躲在暗处,看到这一幕,觉得稀奇,这才悄悄尾随书生到这里来的,只是到了光禄观附近,那书生就忽然不见了,我想着他是不是躲到观里来了,于是进到观内,希望还能再查出点什么来。”

夜漓思索片刻后说:“这里下午就要被封了,不管怎么样,我们得先找个地方躲起来。”

曹杰马上说:“我知道有个地方可以藏身。”

光禄观是道观中标准的五行八卦式,中轴线上分别设有三清殿,混元殿和斗姆殿,两边则分布着丹炉房,膳堂,静室及道士们居住的房屋瓦舍,膳堂的左侧高墙围筑,通行的门封着,门的另一侧便是供奉祭祀的殿堂和斋醮祈禳的坛台,也就是本次鬼祭大典举行的地方,此处先于道观其他地方,早早就禁止入内了,但仍然可以沿着回廊通到后院。

他们从膳堂后门出来,没走多久,鹤青忽然停下脚步,示意他们小心躲避,夜漓抬眼一看,只见万锦年并一众玄宗弟子走入膳堂,他们中间似乎还有一个穿着青衣,带着儒冠,作书生打扮的青年男子。

书生?

莫非是曹杰说的那个书生?

只是那人混迹在玄宗弟子之中,只能隐约看到一个身影,夜漓又不敢靠上前去细瞧。

她拍了拍曹杰问:“是他吗?”

曹杰生长了脖子,瞄了一眼,又躲好,说:“看不清,看穿着和身量,似乎就是我在安息街上的那个书生。”

他是什么人?怎么会和万锦年在一起?夜漓满腹疑惑。

“话说...”曹杰忍不住发问:“我们为什么要躲?”

“没什么,”夜漓轻巧地说:“我与那老道士有些私仇,倒也不是怕了他,这不是不想惹麻烦么。”

“几位居士在这里干什么?”冷不防出现一个小道士对他们说。

“观内已经开始清场了,各位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用了膳就请离开吧。”

未免闹出动静,引起万锦年的注意,夜漓当机立断,迅速用摄魂术控制住了小道士,碍于曹杰在场,她使得很隐蔽,走到小道士面前撒娇道:“道士哥哥,人家迷路了,你能给人家带个路吗?”还故意捏着嗓子说话,听得人头皮发麻。

小道士前一刻还薄红上脸,后一刻眼神便迷离了。

夜漓感觉有一道目光正注视着自己,侧头一看,鹤青正用一种幽幽的眼神看着她。

------题外话------

先更新再修文t  t

虽然卷一快完结了,但这章更完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还有很多线索悬而未决

比如皇后为什么大赦天下、书生是谁偷棺材什么目的、二皇子结局如何、和皇后很像的人魈是什么情况、皇帝和国师到底身处何处,华莎公主是谁为什么缠着鹤青,以及《古国篇》这个副本里所有出场人物的结局等等

套下太大,自己兜不住了哈哈哈

感觉我是一边码剧情一边和主角一起破案

鬼祭大典结局引向什么,很快便能揭晓啦,拭目以待吧

感谢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