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去恶行善,致良知,文圣后代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刑部公堂内。
苏长歌替录尚书写好诗词后。
没有久留。
与老信国公、卫国公等人寒暄了几句后,就各自动身回府。
毕竟昨晚一直在折腾,几人都没有好好休息,虽然身体还能扛住,但不免有几分倦意,不如早些回去休养精神。
至于去太学院打卡上班...
都这样了。
还上什么班?
苏长歌想都没想,直接回府休息,就当是给学生,给自己放天假。
很快,苏长歌乘着马车回到府邸。
才刚下车,就看见门口站着六道高矮不一的身影,有些眼熟。
这时,一道激动的声音响起。
“夫子回来了!”
话音落下。
六人中霍从文一马当先的跑了过来。
其次是赵恒、慕子白、柳咏。
沈福胖乎乎的跑得虽慢,但还有个比他更慢的,陈云。
黄字丁班七名学生中的一个。
存在感极低。
脸色看上去有些病态,身体孱弱,平常说话也很少。
苏长歌之前也好奇过。
陈云这样子,怎么会和赵恒这群上蹿下跳的猴子玩到一起。
但转念一想。
小团体中总有那么几个不爱说话,但趣味相投的。
而此时,陈云见夫子看着自己,怕夫子觉得自己是故意这么慢,于是赶忙解释道:“夫子,学生不善于奔跑。”
“嗯。”
苏长歌点点头,知道他说的是实话,
随后,苏长歌又扫了眼身材圆润的沈福,以及被美色所伤的柳咏。
他盯着陈云看并不是嫌弃他跑得慢。
而是觉得,有必要让学生们加强身体锻炼,慢慢将身体调理好。
毕竟身体才是基础。
陈云、沈福、柳咏这三人再这么下去,自己就离吃席不远了。
正想着。
此时身边传来赵恒的声音。
“夫子,您刚才在公堂内引动天地异象,浑身被光芒笼罩的那一刻。”
“学生还以为夫子您要成圣了。”
赵恒开口,语气有些激动,一脸崇拜的看着苏长歌。
而旁边几人也跟着应和
“夫子何许人也。”
“就是立地成圣亦不为过。”
“东厂那群阉狗竟然敢诬陷夫子,简直不当人子!”
“待到来日我北击蛮夷,建功立业,封候拜将,定要替夫子出这口气。”
几人七嘴八舌的说着。
一边吹捧,一边怒斥东厂的人。
刚才他们也在现场,
但因为父辈都在,他们也不好意思上前,更不好像现在这样,随心所欲的说话,所以才蹲守在家门口等夫子回来。
而此时。
看着面前这群生机活泼的学生。
苏长歌淡淡笑着。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少年不染暮气,生机勃勃,才是一个朝代、民族的未来。
若大晋少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何愁外族蛮夷入侵,何须屈辱的纳贡和亲。
想到这,苏长歌看向学生们。
他没办法叫醒所有人。
但却可以叫醒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将来也能发光发热。
成为这世间的炬火。
这时,赵恒从怀中拿出一叠纸张。
“苏夫子。”
“这是您前天布置的课业。
”
“学生已经全做完了。”
“请您过目。”
赵恒开口,双手捧着课业。
身旁几人看着他的样子。
暗骂一声被他抢了先,然后纷纷拿出课业来。
这里面,几乎每个人的课业纸张厚度都差不多,就陈云要差一点,只要薄薄的几张,看样子所做的题目并不多。
而陈云看到这一幕,顿时呆住了。
卧槽,怎么回事?
大家不是说好都只做三道的吗?
你们这群老六搞我?
赵恒等人看到陈云的表情,纷纷转过了头,默契的没有说话。
没办法,谁让就你一个老实人呢。
此时,苏长歌看着他们手上厚厚的纸张,有些疑惑。
“你们怎么做了这么多?”
苏长歌开口问道。
他若是没记错。
当时自己好像说的是随意做几道题,没有为难他们的意思。
毕竟休沐,让他们也放松一下。
“业精于勤,荒于嬉。”
“学生知道,夫子您说随意,是想让学生们量力而行。”
“可夫子悉心教导弟子们,弟子们怎能不尽力而为。”
赵恒开口,振振有词的说着,身边几人连连点头应和,一副师者尽心,弟子尽力的模样,唯有陈云一脸羞赧。
苏长歌有些狐疑的扫了他们一眼。
思想觉悟这么高了?
不过转念一想,甭管他们的动力是什么,至少行迹是好的。
只是他们既然说要尽力而为。
而现在又一脸轻松的样子。
那应该是学有余力。
看样子,以后得加大课业量了。
苏长歌心里如此想着,转头看向唯一的老实人陈云。
“夫子,学生愚钝惫懒,没有赵恒等人勤奋聪慧,这才只做了三题。”视线接触,陈云低下头,没有说出真相。
虽然刚开始有些气,但陈云很快就调整过来。
在他看来。
虽然被赵恒这群老六给坑了,但也没什么好埋怨的。
这都是自己心存惫懒。
用‘所有人都一样’这个借口说服了自己,才会心安理得的只做三道题。
“无妨,为师说过随便做几道。”
苏长歌开口,没有因为赵恒等人,就去过分苛责陈云。
老师的存在本就是教育学生。
除了算术、兵法这些技能本领以外,还有就是行为和思想上的培养。
思想,是对待事物的看法。
行为,是真实做出来的事。
苏长歌认为,只有思想与行为和达成统一,才能算真思、真行。
其实这就有点像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但又有些不同,王阳明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也就是动起良知的念头,去除‘恶’的念头,就已经算行的开始。
但这里面存在个问题。
动起良知的念头就算‘行’。
那这个‘行’,终归还停留在念头层次,也就还存在于思的范畴内。
这也就是为什么。
知行合一是主观唯心主义学说。
不过这并不是批评王学。
在个人道德修养上,王学有其独到之处,也就是致良知。
一点一点去除恶念,践行善念的举动。
这里的恶念不单是指杀人放火之类的,还有惫懒、贪婪等一切不好的念头,都要被去除,只留下好的念头。
这个去恶行善的过程。
就是致良知。
不过苏长歌觉得。
致良知用在修身养性上很好。
但在践行真知上面。
还是辩证唯物主义更好。
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当然,实践理论还有个大前提。
那就是最核心的辩证。
简单来说。
辩证,就是系统地、完整地去思考判断理论的真伪和可行性。
然后再去通过实践检验理论。
否则一想就去做。
那是不负责的懒惰主义,会导致许多不可控后果。
当然,扯这些都还太远。
苏长歌已经决定先教学生致良知。
培养学生的道德,让他们不只为满足一己私欲去做事。
言归正传。
此时,就在苏长歌宽慰陈云后。
赵恒的声音突然响起。
“夫子,此事怨我。”
“前天在您走后。”
“弟子提议每人都做三道题,所以陈云才会只做三道题。”
赵恒开口,面色有些羞愧。
他本来还怕陈云一怒之下会说出真相,但没想到对方把责任都揽下。
这让他有些羞愧。
于是决定主动站出来承认错误。
而听到这番话,苏长歌大概知道了发生什么事。
随即,他开口道。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你能说出真相,替陈云解释,这举动比完成一次课业要宝贵。”
话音落下,苏长歌看向面前学生,继续道:“我希望你们能记住,言行处事,首在于良知心诚,而不该只顾私利。”
“尽力而学是好事。”
“谋求私利也不是什么坏事。”
“但以欺骗等手段去损害他人利益,达成利己目的的行为是不对的。”
“赵恒,你回去后写篇悔过书。”
“算做是这次的惩戒。”
苏长歌开口,该罚还是要罚,也算是给赵恒一个教训。
同时避免恶性内卷出现。
“诺。”
赵恒点头回答。
相比于内心的愧意而言。
写篇悔过书根本不算什么,反而让心里宽慰坦荡许多。
旁边几人看到这一幕,默默记下夫子的话,告诫自己以后也莫要犯这样的错,言行处事,以心诚、良知为本。
随后,等苏长歌收好几人的课业,准备带回去批阅时。
赵恒等人也知道苏长歌一夜没睡。
所以寒暄几句后便挥手告别,不愿打扰他休息。
见状,苏长歌也没有留他们。
心中暗夸他们懂事,决定用加大作业量来回馈他们。
就如此,很快。
在府上仆从一声声‘二老爷’中,
疲累了一个晚上的苏长歌,终于回到了柔软的床榻上。
不过他并没急着歇息,意识潜入到识海中,想看看这次动用天地异象践行真知,自证清白,文宫是否会发生变化。
下一刻。
熟悉的天地文宫出现在眼前。
苏长歌如上次那样。
走到那尊儒者雕像的面前,想试试是否还会有金页落下来。
但可惜的是。
雕像这次没有理会他。
见状,苏长歌不禁有些遗憾。
果然不是每次都有收获。
若他猜的没错,往后应该只有儒道修为提升,才会出现新的能力。
想到这,
就在苏长歌带着遗憾准备离开时。
他突然发现。
腰间那枚陆尚书赠予的佩玉,此刻正散发出淡淡的白色光芒。
“这东西莫非有什么特殊作用?”
苏长歌念头刚起。
天地文宫内响起一道宏正的声音。
“儒道文器。”
“蕴含大儒正直高洁之意。”
“可载纳浩然正气,镇压妖邪,全力催动可迸发大儒之威。”
声音落下。
苏长歌眼中露出惊喜之色。
全力催发有大儒之威,这不就等于身边带个一次性大儒吗?
虽然平常没什么用。
但遇到妖邪、术士之流,五品大儒以下,一阴一个准。
.....
与此同时,太子府。
赵恒在与苏长歌挥手告别以后。
回到府上。
准备好好写一篇悔过书。
但就在他刚进门时,耳边便传来二哥赵炆的声音。
“三弟,你去哪了?”
“告诉你个好消息,苏先生引动天地异象,自证清白,洗刷冤屈了。”
赵炆开口,面带笑意的说着。
“多谢二哥告知。”
“刚才我已经和夫子见过了。”
赵恒点点头。
但提到夫子,他就不由想起苏长歌被光芒笼罩的那幕。
随即,赵恒一脸兴奋的说道:“不过二哥你是没看到,苏夫子引动天地异象后,百官震惊,万民高呼的场面,”
“天意民心之下。”
“就连父亲和皇爷爷都不禁动容。”
说到这,赵恒一脸激动之色。
但他却没注意到。
听着自己的话,赵炆的眼底闪过一丝妒意,目光开始变冷。
“唉,未能亲见此等壮景。”
“真乃为兄平生憾事。”
赵炆叹了口气,随后拍了拍赵恒的肩膀,出声说道。
“三弟,你拜入苏先生这等大贤门下,日后要好好努力,勤奋用功,当然也别累着自己,该休息的还是要休息。”
听到兄长的关心,赵恒点了点头。
“嗯,二哥,我知道了。”
“不过业精于勤,荒于嬉,我往日蹉跎了太多时光。”
“现在必须要加倍用功补上来。”
赵恒开口,意气飞扬。
往日一起放荡的朋友都在刻苦用功,他也不想落于人后。
否则等到将来再见面,霍从文北击蛮夷,柳咏享誉文坛,沈福腰缠万贯,每个人都功成名就,只有自己还是老样子。
那多丢人?
再者。
赵恒不想日后出门,被人指着说那不是谁谁谁的朋友。
但却没人记得他做了什么事。
而此时。
看到赵恒意气飞扬的样子。
赵炆心中闪过冷意。
但口中仍然语气欣慰的说道:“三弟,你有此志向为兄就放心了。”
“嗯。”
“二哥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赵恒说完,挥手告别。
他也想聊下去。
但因为惦记悔过书的事,决定还是等以后有机会再聊。
反正都住同一个屋檐下。
兄弟俩还怕没机会聊天吗?
抱着这个想法,赵恒走回屋内。
而就在赵恒离开后不久,赵炆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区区卑贱庶子。”
“也敢在孤面前炫耀!”
“真以为拜了个好老师,就能动摇孤的位子,觊觎大统。”
赵炆捏紧拳头。
妒意和恨意在心中疯狂燃烧。
就在昨晚,太监过来向太子禀报东厂缉拿苏长歌的事时。
赵炆为了不让父亲去救苏长歌。
故意以父亲要照看幼弟为由,拦下了消息。
而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让苏长歌身败名裂,或者死在东厂手上,以免将来赵恒得势,与自己争夺储君之位。
但他没想到。
苏长歌不仅化险为夷。
还引动了天地异象。
如今在天意民心的光环下,影响力直追那些只在书上的圣贤。
而他那愚蠢的三弟。
作为苏长歌弟子。
徒凭师贵,现在已经有了动摇自己位子的一丝可能。
而即便是这一丝可能。
赵炆也无法容忍。
毕竟自己可是嫡子,大晋江山本来就该是他的。
赵恒一个庶子,别说是跟他抢,就是动这个念头那都是错的!
正想着,就在这时。
赵炆耳边突然传来府上太监的声音。
“殿下。”
“主母让我过来叫您,说是孔儒前来拜访,让您过去一叙。”
“表舅来了?”
听到声音,赵炆眼前一亮。
表舅可是文圣后代,
天下无数读书人敬仰的存在,他说不定能帮到自己。
随即,赵炆快步朝大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