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老兵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空间:重生农女逃荒记!
王二狗端着碗回去,蹲在廊下,盯着老累自手肘处断开的胳膊。
“老累你真的打过仗吗?打了胜仗是不是有赏钱?有了本钱就能做生意了。”
老累给他舀了一勺肉粥,昏黄老眼被热气熏得如同蒙上一层水雾。
“我十四从军,三十岁那年断了条胳膊,差点死了。
后来就跟着大部队清扫战场,一转眼到了六十,朝廷轻减兵丁,打发我回乡。归家十八载,老头子愣是没寻到家人。”
王二狗愣住,他第一次听老累说这些。
十四岁到六十岁,很多人活不到根本活不到十四岁,生下来就死了。或是饿死,或是被溺死,总之夭折能有很多死法。
也有很多人活不到六十岁。
“一、二、三……”
他掰着手指头数手指关节,废了好大功夫,颠来倒去许多次,才勉强算出结果。
“四十六年,老累你积攒银子了没?”
“哪里来的银子?保住一条命就不错了,哪里还有什么银子,倒是给了几贯钱,回乡找家,找不到,去衙门里问,钱被收走了。没了家,没了钱,乞丐一个喽。”
形容枯槁的老者声音里似乎带着几分笑意,又似乎格外沉重,王二狗觉得自己听明白了,又觉得自己不应该听明白。
他喉间发涩,挤出来一句话,因着过分用力,声音反而极低。
“打什么仗啊,要四十六年?”
自幼无依无靠的半大少年端着盛满热粥的破碗,满是老茧的手指被烫出些许红痕,只一点红,不仔细察看根本看不出。他本人也如同没有感觉滚烫一般,也不等老累回答,只是端着碗发呆。
姬慎躺在床板上,意识渐渐清晰,嗅着周围肉粥的香气,听着屋外老者沙哑的言语,一时间竟是忘却了浑身疼痛。
他从一开始就知道那些被征走的男丁处境不好,他见过花名册,也从同僚口中听说过其中艰难。
早年那些不经训练的兵丁,时常被驱赶到前线与敌人精锐作战,用的是人堆战术。许多微不足道的胜利,上峰拿来讨赏的功劳,都是如此得来的。
那些人说是十不存一,都是夸张,偶尔还会有百不存一,千不存一的情况发生。
逃是不可能逃的,逃兵连坐家族。
他知道苦,可真的听亲历者用云淡风轻的语气,不在乎地说出这番话,才真正感同身受。
渐渐清晰的意识,让他知道自己如今身处何方。
外面老者那些言语,越发让他心中难受。
“二狗哥,人醒了。我听到他肚子叫了!羞羞羞!”
王二狗闻言,端着碗进屋。
“怎么醒了,麻沸散不是能让人睡半天?”
“可是二狗哥只放了一小半,瑶瑶姐说药还能再用一次呀,你放了一点点呀!”绑着朝天辫,捧着碗喝粥的小丫头一脸认真。
王二狗摸着鼻子道:“咳,是吗?丫丫就当给他全用了吧。”
“好叭。”王丫丫是个好说话的孩子。
“丫丫把这人脑袋抬起来,喂几口粥让他继续睡,睡一觉就好了。”反正他们生了病,都是靠苦熬。王二狗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对。
捏开伤员的嘴,王二狗从怀里摸出来一只掉了把手的瓷勺,一口气给人灌了半碗粥,而后便转身抓起一个浑身脏兮兮,正在地上爬的小娃娃,把剩下半碗粥吹凉,喂给小娃娃。
姬慎被烫得舌尖麻木,努力无视这份差别对待,强行让自己睡过去。
来自身体的疼痛和失血过多的乏力,让他一点气力也无,昏昏沉沉间,又被抬起脑袋,灌了半碗苦涩药汁。
“二狗哥,瑶瑶姐说要加水的。好苦好苦。”
“这样吗?”王二狗看看王丫丫手里只有碗底的苦涩药汁,拿过来伸舌头舔了舔,顿时脸色大变。
“我给你加点水,老累这是不想费柴火,没加水,直接一人一口啊。”
“他喝了半碗哎,他不会死吧?”王丫丫发出灵魂质问。
“不怕,死了埋,还能省点药,老累说瑶瑶姐拿来的药,药效好,一定很贵,少用一点是一点,省钱。”
姬慎:“……”
死了埋。
多么豁达,比他家主子还要豁达几分。可这份豁达,却是对着他的。
姬慎只觉得悲凉。
若不是出了岔子,虎落平阳被犬欺,太子的那些狗腿子怎么可能伤得了他。
不受伤,怎么可能瘫在这里连药都用不上。
第二日,难得天晴半日。姜瑶瑶趁着这个时间,带着小叔去粮铺买了一大袋陈米,送去余庆堂。
余庆堂面积不小,有十几间屋子,里面没有固定的人口,随来随走。有困难的人都可以在这里挂牌子住宿。吃不上饭的人,如有需要,也可以领一份米。
余庆堂的食物由城中富户捐赠,有受过余庆堂恩惠的人,发达了也会时不时送一些东西过来。早前余庆堂还能有一些余粮,饥荒时分给乡下因为收成不好没饭吃的佃户。
这些年余庆堂败落,就连基本的吃喝都快供不上,还算完好的屋子也没几间了。
余庆堂内,住得最久的便是老累。
他年纪大,从军中退下来时血亲已经病死的病死,饿死的饿死,家中田亩也没了,只能在余庆堂落脚。
他呆得久,在堂里差不多算是个管事。帮着统调米粮,给不会做饭的小孩子们做饭吃。
见姜瑶瑶带着姜老幺过来,老累第一时间起身,等看到一大袋粮食,顿时吃了一惊。
“怎么这么多?你家里人知道吗?”
“阿奶知道的,累老伯快让让,小叔快拿不住了。放哪里,快指个路。”
姜老幺掂掂肩头一百多斤的米,再看侄女,想说自己能背得动,却被侄女一记眼刀将话堵在了嗓子眼。
放好米,姜瑶瑶把金疮药、纱布和防治疫病的药材交给王二狗,她看了眼昏睡中的伤员,再三交代王二狗老实用药,不能缺斤少两。
王二狗一口应下,心里已经盘算好用一半留一半。
药太贵,他可舍不得用那么多。
眼看着难得天晴,姜瑶瑶盘算剩下的铜板,又拉着小叔去买了一斤最便宜的饴糖,选了两条鱼送去余庆堂,引得余庆堂的小孩子欢呼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