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从卖水开始成为世界首富 > 第205章 华夏,从不让人失望

第205章 华夏,从不让人失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从卖水开始成为世界首富!

六月中旬。

山北省的雨,越下越大!

从盛天市回来之后,李闪闪一直都没闲下来,他第一时间给马少华的纺织厂下了任务,要求暂时停下其它所有订单,尽全力生产帐篷。

另外他还给李丽红打了电话,娃娃哈旗下的食品厂要加班加点的生产食品。

至于龙山泉的矿泉水,更是要全力生产备货。

反正李闪闪的要求就是全力生产,能生产多少是多少!

这个时候,李闪闪很清楚,一场百年一遇的大雨就要来了。

1998年的特大洪水,是一场包括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江河流域地区的大洪水,受灾区域几乎覆盖了半个华夏。

这场大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在我国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

其中嫩江、松花江同样是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

最后经过有关部门的统计,全国土地受灾面积3.18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

虽然李闪闪很清楚这次的灾难,但是就算自己是重生者,面对大自然的惩罚,也是无力阻止特大洪水的发生。

不过他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提前让企业去准备赈灾物资。

当然,他也不可能提前跟别人说是为了救灾准备的,否则以后还不得被抓起来当成小白鼠?

至于为什么生产?

李闪闪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扩张市场,提前备货。

只有他自己清楚,包括食品、饮用水、帐篷等等救灾物资,这些都是为了今年的特大洪水准备的。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这也是自己能做的唯一事情了。

整个1998年,我国的气候都很异常,长江流域降雨频繁、强度大、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而松花江流域雨季提前,降雨量明显偏多。

这一次的大洪水对于山北省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不过,问题最严重的还是江南省和江东省。

李闪闪之所以准备这么多的物资,也是想帮助更多的人。

......

山北省,盛天市

不管怎么样,胡国华还是对于李闪闪的意见听进去了。

随后,他立刻让气象部门向他做了详细的汇报。

不会吧?!

听了气象部门的汇报以后,胡国华忽然之间有了一种不妙的感觉。

这段时间以来,整个山北省大范围的降雨,虽然没有洪水的发生,但是省内大大小小的河流已经接近了警戒水位线。

情况好像越来越严重,难道真要朝着大洪水的方向发展?

胡国华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中,接近警戒线的水位,虽然已经很危险,但是以前也并不是没有发生。

至于到底会不会超过警戒线,这谁也不知道。

李闪闪说的话终归是个人的判断,也许水位没到警戒线,自己就会降下去。

可是,如果真的按照他所说的,今年的降雨还不会停,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超过警戒线,从而造成洪水的发生!

那么,自己该怎么办?

作为省一把手,他的一个决定会涉及到成百上千万的家庭,所以他现在无比的纠结。

尤其现在正是华夏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处置不好,影响自己的前途事小,耽误了国家的发展事大。

就在这个时候,胡国华突然想起来李闪闪提到过,有个老人说过今年跟1954年的情况很像!

于是他再一次找来了气象部门,让他们拿出1954年的气象资料。

同时,他又找了十几位专业人士进行咨询。

最终,胡国华得出了一个最不愿意看到的结论。

按照这个情况,今年很可能会爆发一场特大洪水!

看来,李闪闪说的对!

随后,胡国华赶忙向中央做了汇报,并且紧急召开了山北省防汛抗洪工作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胡国华将防汛警戒调整到了最高级,这预示着整个山北省都要行动起来,进行全体动员。

所有处于河边低洼区的百姓,都要进行转移。

山北省的行动是迅速的,就在会议召开的当天,所有村镇乡级别的干部就已经开始了行动。

这个过程难免引起人们的质疑,尤其是很多人并不理解。

毕竟整个华夏已经四十多年没有遇到过如此大的洪水了,人们都已经放松了警惕。

尤其是侥幸心理害人,所有人都觉得大水不会冲到自己家。

我不走!房在我在!

好好的,让我们搬去哪里?

我不信!老子活了二十多年了,读的书比你们吃的盐还多!

别糊弄我们,不走,反正老子坚决不走!

......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一时之间搬迁工作陷入了困境。

不过,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山北省对于地方上的控制力了。

所有危险地区的人,不走也得走!

很多人不理解省里的一片苦心,但是防汛抗洪时间紧任务重,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你做思想工作。

本着不抛弃不放弃,不落下一个人的原则,山北省在短短的三天之内,转移了将近十万人!

此外,胡国华专门从财政拿出一部分钱,专门用来保障这些人的生活和安置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中央也迅速做出了反应,要求全国各地区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工作,并且对山北省的工作提出了表扬。

6月27日,嫩江发生第一次洪峰,干流同盟洪峰水位170.36米、洪峰流量8300立方米/秒。

6月30日,国家防总发出《关于防汛抗洪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领导立即上岗到位,切实负起防汛指挥的重任。

7月2日,国家防总、水利部派出5个专家组赶赴长江,指导抗洪抢险工作。

......

在灾难面前,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华夏做的更好了。

在这一方面,华夏政府从来都不曾让人失望!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第205章 华夏,从不让人失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